1987年,77岁的蒋经国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张其母毛福梅夫人的墓地照片,还有三抔黄土,外加一份言辞恳切的长信。
信中写道:“吾兄明智,倘能顺应人心,当机立断,毅然与大陆当局对话,亲手实现和平统一,则不仅两岸同胞额手称庆,妻离子散者得以团圆,侨居海外者增添光辉,即以台湾政党诸公而论,亦可弭隐患于未来,保殊荣于当世,何乐而不为哉!”
接到信后的第五天,蒋经国组织5人工作小组,专门探讨台湾与大陆的交往问题。三个月后,台湾准许台胞回大陆省亲,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那么,给蒋经国写信的人是谁?他怎么会有毛夫人墓地的照片呢?
他就是冯玉祥将军的次子冯洪志,曾与蒋经国同窗,至今已104岁高龄,依然坚持工作。
他的身上,既有冯玉祥的坚毅,也有冯玉祥的爱国热忱,更有冯玉祥没有的渊博学识。
为救国刻苦学习
冯玉祥将军,大家并不陌生,他曾追随孙中山先生起义,随后又与蒋介石结拜共同抗日,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又为国家统一而战,最后因为轮船出事而牺牲。
冯洪志是冯玉祥与第一任夫人刘德贞的次子,生于1917年,虽出生将军人家,家境也很富有,但冯玉祥对他的教育却很严格,让他住在乡间旧屋,无佣人伺候,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冯玉祥如此做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孩子成为纨绔子弟,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冯洪志又是兄弟姐妹的头儿,冯玉祥对他期望更高,要求也更加严苛。
小时候,冯洪志的同伴们到处游玩,吃各种山珍海味。他却不一样,除了读书,就是被冯玉祥派去跟牧民放羊,下雨天经常淋得像落汤鸡。
有一次放羊时,几只羊撒腿跑到山上,冯洪志怕羊丢了,赶紧去追,一脚踩空摔在地上,人一下晕了过去,母亲抱着他眼泪直流。
他醒过来后,看见母亲在哭,忙把受伤的腿活动一下,笑着说:“看,我没事,好好的呢?”
吃得就更不用说,虽说是将府,常年的主食却只有玉米棒和窝窝头,冯洪志虽不敢违抗父亲,但内心也十分不满。
有一次,冯玉祥问他窝窝头好不好吃,他望了父亲一眼,直接回答:“爹爹在,就好吃,爹爹不在,一点都不好吃。”
此话一出口,冯玉祥明白了,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你觉得不好吃,很多人还吃不上,只有从小学会吃苦,长大才能做个有本事的人。”
父亲的教诲,冯洪志铭记了一生,到晚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12岁那年,冯玉祥为了培养冯洪志,就把他和姐姐派到苏联学习,也就是在那时,他跟蒋经国成了非常要好的同窗。
当时,冯洪志的同学都是非富即贵,吃穿用度都很讲究,唯独他一直保持着父亲定下的节俭作风。但是在学习上,他却十分上进,随后就被派到德国学习机械工程。
1941年,中德断交,冯洪志回到国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将军每天都在全国为抗日四处奔走。
当时的冯玉祥,身穿布衣,脚踩草鞋,翻山越岭,踏遍四川的各个郊县,不断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冯洪志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当“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喊声此起彼伏时,他的心中也充满着对父亲的敬畏。多年后,这个场景还经常在他脑海中浮现。
看到“西北王”冯玉祥如此尽心,群众都被感染了,总共捐银23000多两。冯玉祥把善款分成两份,分别交给了蒋介石和周恩来。
在德国留学多年,冯洪志对各种机械原理都精通,冯玉祥希望他能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出力,他于是做了兴业公司的一名机械工程师。
1942年4月,冯洪志随父亲到蒋介石官邸做客。一见蒋介石,他就连声道喜,弄得蒋介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喜从何来。
冯洪志才解释,他早上听广播说,美国炸了日本东京,这对当时抗日的国民党自然是喜讯,蒋介石一听,大赞冯洪志聪明。
冯洪志借机掏出本子,请蒋介石帮忙题字,蒋介石拿起笔,写下“有志竟成”四个字,并工工整整地落下“中正”签名。
两人聊得很开心,蒋介石趁机邀请冯洪志留在南京政府任职,不料冯洪志婉言谢绝,声称自己志在工业。
因为在苏联和德国这些工业大国呆过,冯洪志深刻认识到机械业发展的重要性,早就在心中立下誓言,要跟父亲一样用行动爱国,为振兴中国工业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工作的兴业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他便决定去美国深造,先在纽约物理工学院学核物理方面知识,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转到加州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
他去美国的时候,冯玉祥的大部分财产都在抗日中耗尽,他几乎没带什么费用,所以在学习期间,经常做小工养活自己。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用了四年时间攻下博士学位,之所以如此刻苦,就是想尽快学成回国。哪知他毕业时,中美关系因朝鲜战争陷入僵局,他想回也回不来。
他只好在美国找工作,同时等待时间回国,这一等就是十年。
为统一深谋远虑
最初,冯洪志想,战争总会结束,到时就可以回来。可战争结束是很快,但结束战争后的中国的情况却不容许冯洪志回国,只要是出身问题。
而那时候的中国工业,到处充斥着大炼钢铁的呼声,整体大环境也不适合冯红志发展。
想尽办法却无法回国,冯洪志只好在美国找工作。正常情况下,他有博士学历,美国当时正缺人才,他应该很好找工作。
可当时中美关系降至冰点,美国很多企业对华人很苛刻,如果不入美国国籍,就只能做基层员工。很多人劝他,加入美国国籍算了,至少收入会高很多。
但冯洪志跟父亲一样,表面上温和,内心却很坚定,尤其有一身硬骨头。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入美国国籍,并且一再申明:
“我是中国人,绝不入美国国籍。”
那时冯洪志已成家立业,为了妻儿的生活,他只好去车间做车工。他做事踏实,又很勤劳,加上学历高,美国几年便从车工做到绘图员,最后做到了沃尔辛顿集团副总裁。
那些年,美国人都瞧不起中国人,他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大部分时间都穿中山装。
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开始建交,冯洪志终于等到了回国的机会。彼时的他已经55岁,听到中美建交的消息那一晚都没合眼。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跑到中美联络处,抓住负责人黄镇的手就要求尽快回国。据说,黄镇当天办了很多人的手续,但冯志红是唯一没有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也是少数高学历者之一。
与祖国联系上以后,冯洪志便经常两国飞,尽量把自己拥有的学识和技术带回国内。1982年,冯玉祥将军100周年诞辰活动在北京举行,邓小平趁机接见了冯家人。
在这次会面中,冯洪志提出了回国定居的愿望,很多领导人也觉得合情合理,但邓公却阻止了他,并意味深长地跟他提了6个字:促进祖国统一。
冯洪志一下明白了邓公的意思,在促进两岸统一的问题上,冯洪志有着很多人不具备的优势,冯玉祥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很多部下都在台湾,而他跟蒋经国也是同窗好友。
明白邓公的意思之后,他回到美国做了两件事,创办公司和蒋经国联系。
创办公司,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美技术交流,与蒋经国联系是为了两岸统一。
因为父亲葬于泰山,他便将公司取名泰山,由于不是美国国籍,美国人对他百般挑剔,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克服困难,坚决不入美国国籍。
为了完成邓公的心愿,他特意去拜祭了蒋经国母亲毛福梅夫人的墓地,并给蒋经国寄去了母亲坟上的三杯黄土和墓地照片,还写下了我们开头提过的那封信。
1988年,蒋经国去世的消息传来,冯洪志想去吊唁,却因不是美国人办不了入台手续,冯洪志当时大骂:“中国人的土地,为什么要用外国人的身份证才能进!”
此话传到台湾,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纷纷发言力挺冯洪志。就是这些言语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台湾人。
晚年牵挂祖国兴盛
除了促进祖国统一,冯洪志还非常关心中国工业的发展。
尽管年岁已大,他还是经常在中美之间飞来飞去,那时候中美单程飞机要20多小时,他每次下飞机就发现脚肿了。
很多朋友看不过去,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说,“只要国家能强大,我吃点苦无所谓。”
他对中美和台湾的工业发展都很了解,经常提醒国家相关部门,不能走台湾的老路,全靠引进技术,让美国控制了经济命脉,一定要自强自力,自主研发,虽然很难,但拥有主动权。
1988年,在他的牵头下,上海承接了国外一项污水处理技术,多年的污水处理问题终于解决,而这样的事情,只是他为国做的小事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冯洪志创立的泰山公司日益强大,美国方面一再劝冯洪志加入美国国籍,冯洪志却于2009年将总公司迁到了上海,并将大部分固定资产转移到了国内。
父亲小时候的教育,冯洪志一直记在心中,老年依然保持艰苦朴素,哪怕在公共场合出现,也是一身简朴的中山装。
有一次,冯洪志回国参观黄帝陵,当地接待他时,考虑他一直在美国生活,特意派了美国车,车上还放的是英文歌曲。
旅行完后,冯洪志却说:“我来祭拜老祖宗,坐的是外国车,听的是外国歌,老祖宗要是地下有知,恐怕要骂死我们了。”一席话说得随行人员面面相觑。
在教育子女上,他也跟父亲一样,生怕孩子成为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总是教育孩子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如今的冯洪志,已经104岁高龄,依然每天坚持工作。据说,泰山工业如今市值很高,他的身价至少在千亿以上。
更重要的是,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说一的性格,104岁的他身体依然很健康,这不仅在国内少见,在国外也很少见。
百岁健在的人很少,还在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单凭这一点,他就是奇人一个,何况他还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兼核物理学博士,更是难得。
我们祝福冯先生更加高寿,更希望中国多一些这样有骨气的人才!
. END .
文|妙是
责编|沐浴
排版|李一可
往期推荐:雇主双亡,保姆倾家荡产下跪乞讨无偿养育其孩子13年:人间大爱
两位神童“戏耍”清华北大,高考如探囊取物,为何最后都沦为众人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75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