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苏东坡在黄州过了四年孤独凄冷艰辛劳苦的生活,余秋雨:他很幸运

一个寂静如雪的深夜,余秋雨蜗居在半山腰一间狭小僻静的窄屋,孤独如潮水袭来,不可抑止。他拉开窗帘,望着如削如刻的悬崖和汹涌翻卷的海浪,百无聊赖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就在此时,电话铃响了,是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女记者。她问了他很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等等,无一遗漏。最后问,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苏东坡。美女记者又问:苏东坡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他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

一个烈日炎炎的盛夏,挥汗如雨,余秋雨迈着矫健的步伐,去了苏东坡作赋的黄州,望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心潮逐浪起伏。遥想千年之前,苏东坡带着一身疲惫,一身风霜,一身忧郁,从汴梁城一步步艰难跋涉,来到黄州,住在一间老破小的寺庙里,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没有一个朋友。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

余秋雨说,苏东坡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其弟苏辙一语道破玄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苏东坡就是才气太盛了,名气太大了,而且不懂低调,不懂收敛,用小妾朝云的话说,“一肚子不合时宜”,结果得罪了很多同行,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群起糟践。

余秋雨说,其实许多人攻击苏东坡,也并非全是恶意。有人也是善意的批评,希望他收敛点,跟同行搞好关系,不要骄气太盛。也有人纯粹出于好玩的心态,用现在话说,就是"砸窗子"的恶作剧心理。

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窗子亮就拣一块石子扔过去,谈不上什么目的,只图在几个小朋友中间出点风头而已。但是他们并不体会被砸了窗户的人家一晚上多么狼狈,不仅饱受风寒之苦,明天装玻璃还要花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苏东坡在黄州过了四年孤独凄冷艰辛劳苦的生活,余秋雨:他很幸运

苏东坡在黄州时,每天脚穿草鞋,头戴斗笠,乘一叶扁舟,放浪山水之间,跟渔人樵夫相处,经常被醉鬼推攮詈骂,心中十分欢喜,庆幸没人认识。曾经关系很好的亲友,没有一个对他表示关心和安慰,他给人家写信,人家也不回复。他孤独而寂寞,却无人倾诉,只能靠诗文自娱,浇胸中块垒。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尽“孤独”的意象。何谓“意象”?心中有意,行之以象,谓之意象。苏东坡心中有无限孤独之意,此意从笔端倾泻而出,便成“凄冷”之象。

一弯残月孤零零挂在清冷的夜空,照在院子里疏离的梧桐叶上,在地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格影。时值三更,喧闹的人群陷入漫长的寂静。没人看到一个满怀幽怨的诗人,孤独地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忽然间,一只孤鸿腾空飞去,盘旋良久,却找不到一枚寒枝可以栖落,惨白的明月照在沙洲,寂寞无比。

此词成为千古绝唱。后世无论哪一个心中感到孤独寂寞的人读到此词,都会禁不住心有戚戚,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寂寞出才子,孤独出诗人。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大才子,大诗人,大画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是孤独的,寂寞的。他们毕生最大的成就,最辉煌的成就,无一例外都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取得的。

苏东坡在寂寞中回首往事,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便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前他做到了知人,以后,他要做到自知。想要自知,便要内省,探索自己的本性,“死缠烂打一个我”(冯唐语)。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辛劳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生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经历千辛万苦,都是为了增一“忍性”。忍在甲骨文中,下面一颗心,上面一把刀,表示心痛如割。《说文解字》:忍,能也。即使心如刀割,仍要坚持耐受,方可增益其能。

苏东坡在黄州整整过了四年艰辛勤苦的生活,恰恰是这四年,成就了名留后世的大文豪。正是在这四年里,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陪伴的孤独和寂寥。从这一点而言,苏东坡是幸运的,因为他成熟于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44岁到48岁),一步也不早,一步也不晚,刚刚好。这是上天无私的恩赐,这是历史慷慨的赠予。

苏东坡在黄州过了四年孤独凄冷艰辛劳苦的生活,余秋雨:他很幸运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一切水到渠成,《念奴娇·赤壁怀古》横空出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可谓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诸君即使背不全,也会诵几句。还是那句话,读词,要寻其意象。意象用王国维的话说,谓之“意境”。何谓“意境”?心中有意,身临其境。

苏东坡创作此词,心中是如何起意的呢?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索隐:黄州西山脚下,有个叫赤壁的地方,那里的石头都是红色的,相传便是当年曹操和孙刘鏖战的地方。红色的石头便是被当年败退的曹军将士鲜血染红的。史书记载,曹操兵败华容道,路上泥泞难走,便把老弱病伤填在路上,纵马疾驰而过。黄州附近有个华容镇,跟史书所载相符。

一日,一位姓李的朋友过来看他,二人乘舟载酒,在赤壁下对饮。酒到酣处,李姓朋友吹笛,笛声空旷清远,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鹧鸪纷纷惊起,声声鸣叫,苏东坡豪气陡生,想起周瑜当年风采,恍若昨日再现,遂作此词。

遥想周公瑾当年大战曹孟德,只有33岁,刚刚娶了小乔,发如黑漆,气宇轩昂。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百万大军烧得灰飞烟灭。可惜我已经45岁,依然一事无成,头发却早早花白了。人生如梦一场,还是对酒当歌,活下当下吧。

那么如何感受这首词的“象”呢?这就需要读者身临其境,亲自去黄州走一遭了。当你来到黄州,站在苏东坡作词的地方,俯瞰波涛拍岸,远望江山如画,心中豪气陡生,想想自己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头发稀疏,白发丛生,挺着油腻的肚子,过着琐碎的日子,任凭年华老去,闲暇时分,喊上两个老酒友,喝上一瓶二锅头,就上半盘花生米,醉醺醺回家,在老婆的唠叨声中睡到大天亮。

你也会生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苏东坡在黄州过了四年孤独凄冷艰辛劳苦的生活,余秋雨:他很幸运

余秋雨作为“蹈大方,出新裁(贾平凹语)”的一代文化大师,他的文章别出机杼,自成一格。白先勇评价: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余光中评价: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

他的散文,不读遗憾。

顾影汲汲,唯恐不足。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出于对广大读者迫切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关爱,余秋雨把自己的博士生教材整理出版,取名《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照本宣科的冷冰冰的将中国文化复述了一遍,而是加入了余秋雨几十年潜心研读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还有自己一生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让自己和古人形成互相映照的共鸣和辉映。千年文化,娓娓道来,温情脉脉,和暖如春,普照人心。

还有这本《老子通释》。余秋雨名满天下,谤亦随身,他也愤怒过,忧郁过,彷徨过,但是最终放下了。他说,马行千里,不洗泥沙,老子教给我们无穷的智慧,让我们追求通达的大道,当你真的站到一个高度时,回首望去,就会发现,一切如烟。

喜欢的朋友赶紧买一套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776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