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主席和他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

前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出自于《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行动也要敏捷。因此,毛主席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为李讷和李敏,而这两个名字不仅仅对于两个女儿有着特殊的含义,甚至对于毛主席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也可以叫做李敏”1936年冬季,李敏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而贺子珍在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后就去往了苏联,就这样李敏就被留在了延安。

不过李敏刚出生的时候也没有取名为李敏,当时他的小名叫娇娇,因此全名就叫做毛娇娇。而这个名字也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起的,那个时候李敏刚刚生下来又瘦又小,说了一句,真是个小娇娇啊,就这样,在一旁的毛主席听到之后便给其起名为娇娇。

其实怀上娇娇的时候是在长征的路上,当时的贺子珍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为了掩护伤员,被敌机炸伤了胳膊,而且刚刚生下的第四个孩子又刚刚夭折,所以贺子珍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生活条件也不好,身上也有伤所以刚刚生下的娇娇又瘦又小。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主席

贺子珍去到苏联之后,毛主席考虑到她的心情,便将娇娇送到了贺子珍的身边。在苏联的那段时间,毛岸英、毛岸青和娇娇与贺子珍相处融洽。

不过,由于娇娇很小就被送到了苏联,所以在苏联长大的她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个爸爸。有一次,毛岸英来到苏联国际儿童院来看望娇娇,为此,毛岸英还专门给妹妹带了糖果。就在苏联国际儿童院的大礼堂中,他们坐下来聊天,毛岸英抬头一眼就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朱德和毛泽东的照片。

随后,他便指着毛泽东的照片问妹妹,你知道他是谁吗?娇娇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随后,毛岸英便告诉她,这就是他们的爸爸,是爸爸送他们来苏联学习的。得知此消息后的娇娇一脸迷惑,那个时候的她并不会说中文,甚至也不知道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中国的领袖怎么会是自己的爸爸吗?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贺子珍

于是,娇娇便带着疑惑去问贺子珍,在妈妈的解释下,娇娇这才确定毛泽东真的是自己的父亲。而那个时候的毛泽东正在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着解放战争。

在得知自己也有爸爸之后,娇娇对于中国充满了向往,并且总是在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见到自己的爸爸。

1959年5月,贺子珍已经带着娇娇回到了国内,当时的他们并没有直接来见毛泽东,反而先去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接着又去了沈阳。

为了能够尽早见到阔别多年的大女儿,毛主席主动邀请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带上写给贺子珍和女儿的信去到沈阳见他们。很快,娇娇在收到父亲的信之后给毛泽东回了一封信。

信封是贺子珍的写的,信的内容是娇娇用俄语写的,毛主席不懂俄语,于是便找到中央办公厅的副主任师哲来帮他翻译。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主席和李敏

其实在这封信中,娇娇所写的就是为了核实毛泽东是否是自己的父亲。因为很多人都说毛泽东是自己的父亲,但是自己又没见过他,为此她才专门来信问,您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是不是他的亲生女儿。这样,她才能够尽快回到父亲的身边。

就在这时,毛主席立即给女儿写去了回信

娇娇:看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十多年一直没有见过面,你一定长大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也很喜欢你,希望你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爸爸已经请贺怡同志专程去东北接你了。爸爸欢迎你来。

毛泽东

就是这样的一封信,饱含为大女儿的疼惜和思念。信写好之后,正准备让师哲发出去的时候,毛主席叫住他,不要发了,用电报拍出去吧!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敏与贺子珍在苏联莫斯科

李银桥看到这一幕心想,毛泽东必定也是思女心切才这么着急的吧。几天之后,贺怡终于带着娇娇来到了毛泽东的面前。而毛泽东得知自己的大女儿要来的时候,大步流星地从办公室走了出来迎接贺怡、阎长林和孩子。

当时的娇娇身着一身花裙子,戴着一顶遮阳帽,正在抬头凝视着毛泽东,随后便甜甜地喊了一声爸爸。虽然心中非常思念父亲,但由于那个时候的娇娇汉语不是说得很好,所以说的话也很少。

知子莫若父,毛泽东自然知道女儿的心情,便主动打破僵局,便幽默地问娇娇是怎么知道他是自己的爸爸。

而娇娇也不甘示弱,问道毛泽东,又是怎么知道她是娇娇的。对于娇娇的反问,毛泽东哈哈大笑道,是因为自己有她的照片。

虽然这时的父子两人并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抵挡两人的血脉之情,娇娇虽不会说汉语,但还是扑到毛泽东的怀中,表达着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敏回到父亲身边,在香山和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合影

而毛泽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抱起了自己阔别多年的女儿,一边流着泪一边在孩子的脸上亲了又亲。

后来,娇娇便由韩桂馨照顾着生活,得益于她优秀的语言天赋和表达能力,很快,娇娇就能与毛泽东进行畅通的交流。

在香山的别墅中,娇娇就这样住下了,一天她正在桌子上练写毛笔字,韩桂馨喊她洗澡也不答应,于是便来查看孩子到底是在干什么,只见娇娇在桌子上不知在写着什么,便问娇娇。

随后,娇娇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字,这才抬起头来说,“我正在练着写自己的名字呢!”

韩桂馨俯身一看,果然在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李敏”两个字,这时的韩桂馨很是疑惑,李敏又是谁?娇娇回道,这是爸爸给她取的大名。

这件事韩桂馨一直都不知道,于是娇娇便娓娓道来了爸爸为他起名的前因后果。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1950年初,李敏陪父亲在中南海参观工业展览

由于在苏联的时候娇娇已经上完了小学,于是来到这里之后,爸爸便准备送她去读中学,而那天毛泽东也正好没有什么事,便把娇娇叫到了跟前,说娇娇就要上中学了,要给她取一个正式的名字。

毛泽东想了一会儿后,翻开了桌子上的一本《论语》,指着《里仁》篇中的一句话,念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娇娇听不懂父亲的话,于是毛泽东再翻开《辞海》,指着“敏”字耐心地为女儿解释道,敏有多种解释,在中国的很多成语中也有这个字,敏而好学,聪明通达等等。

随后,毛泽东还为娇娇说了很多的古诗,当时的她油然而生对父亲的敬佩,父亲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啊!

于是,便说道:就用这个名字,以后我就叫毛敏了!然而,没想到毛主席却阻拦道:你的名字叫敏,但不一定叫毛敏。也可以叫做李敏。

听到这番话的娇娇有些疑惑,自己的大哥叫毛岸英,二哥叫毛岸青,为什么自己却不跟爸爸姓?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

毛泽东摸了摸娇娇的头,才说起了自己曾经的故事。

在转战陕北的时候,胡宗南率领20万大军进攻延安,企图全歼延安地区的中共中央组织和西北红军。但当时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不到三万人的军队该何去何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暂时放弃延安,不过离开延安也并不意味着失败,明面上是在放弃延安,实际上是准备诱敌深入,准备采取运动游击战,随后再消灭敌人。

当时为了保密,毛主席用了“李德胜”的化名,意为“离得胜”,最终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得以胜利。但此时的毛主席还是非常怀念以前的那段时光,尤其是对于陕北的老百姓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泽东与李敏

听着爸爸的传奇故事,娇娇心中更加崇拜起了父亲,同时也开始理解爸爸给自己取名为“李敏”的用意,那就是想要她继承革命事业,并且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想在将来她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敏于行”的人。

韩桂馨听到李敏所说的前因后果之后,也连连点头,李敏这个名字起得很是妥帖,很不错。

与小女儿的“秘密”相比于李敏,李讷算是享受毛泽东父爱最多的一个。李讷出生的时候没有毛岸英和毛岸青那样艰苦的环境,也没有像李敏一样和父亲分别许久。

然而,毛泽东一生为革命奔波,年过半百的他开始想要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温暖,因此,虽然那个时候的毛泽东工作繁忙,但却没有像别人一样将李讷送到延安儿童保育院或者托儿所照顾,而是始终都在毛主席的身边。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毛主席和李讷

对于这个小女儿,毛主席非常疼惜,在工作之余也经常会去多陪陪李讷,或者也会带着她出门散步,而就在这样的相处中,父女之间也开始有了属于两个人的小秘密。

那个时候,李讷称毛泽东为“小爸爸”,毛泽东称李讷为“大娃娃”。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李讷也为毛泽东带去了不少的慰藉。在转战陕北的时候,由于情况紧急,为了保护好李讷母女,于是便将李讷和其它中央部分家庭的成员渡过了黄河,就这样他们住在了山西的兴县。

那个时候虽然与李讷分别,身边还专门派了一位同志照顾李讷的生活,但事务繁忙的毛泽东依旧十分挂念女儿的安危,在给邓颖超的电报中,毛主席还时常问询着李讷的生活。

而在给毛岸英的书信中,也会经常提到李讷,会说有没有给李讷写信,她和自己的距离很近,也经常会有李讷的画作寄来。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讷和爸爸毛泽东

当时的毛泽东被工作缠身,但总会抽空来看看女儿的画作和所写的信件,这些东西虽然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毛泽东来说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他在那段时间唯一的精神寄托,而这些物品也为毛泽东带去了不少的慰藉。

分别了大半年之后,毛泽东终于在南河底村和李讷相聚,当时见面的场面令许多人都感人至深,两人一见面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李讷朝着毛泽东的怀中扑了过来,而毛泽东也远远地张开双臂,泪盈盈的说着,我的大娃娃,爸爸可想坏你了!

随后,李讷整个人像小鸡一样飞到了毛泽东的怀中,亲昵地搂着爸爸的脖子,两个人互相亲吻着脸,这一温情的场面令当场所有的人都十分感动。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讷和哥哥毛岸英、爸爸毛泽东在一起

李讷的整个童年,毛泽东全程参与,而在这样温暖的父爱下长大的李讷,也一一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对于毛泽东来说,李讷是给他带去了很多温暖的孩子。

因此在李讷童年的时候,也会经常带着她玩,就连李讷在院子里玩过家家的时候,毛泽东忙完之后也都会和孩子们一起玩。

李讷在晚年的回忆中,想起和父亲散步的场景,有着非常的感触,她说和父亲散步是一种享受,那个时候父亲温暖的大手牵着她的小手让她每每想起来都感觉很幸福。

“我想改姓毛”毛泽东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李姓,给大女儿起名为李敏,小女儿起名为李讷。李敏知道父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因此对于这个名字,并不反对,相反还十分喜欢,但李讷却不这么认为。

有一天,李敏和李讷一起放学回到了家,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来到了毛泽东的跟前,李讷从小就和毛泽东非常亲密,所以过来和爸爸亲了亲脸蛋之后,便自然地坐在了爸爸的双膝上,而李敏也走到父亲身边拉着父亲的手坐在了爸爸的身边。

李讷刚坐下来,就开始说:“叔叔们都笑我,说我不姓毛,就不是毛主席的女儿,所以我要姓毛,爸爸……”。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敏和李讷

毛泽东笑了笑,并没有回应李讷,反而转头问李敏,娇娇你没有姓贺也没有姓毛,你也有意见吗?

对于爸爸的询问,李敏笑了笑,其实她是知道父亲的深意的,她认为姓贺显然是不合适的,姓毛又怕惹事,所以只好和妹妹一样姓了。

毛主席看到如此懂事的李敏,便夸奖道到底是那大几岁,很是懂事呢!李讷看到姐姐受到表扬便不再闹着姓毛了。

其实在解放战争之前,毛主席就将李讷的姓改为了李姓,之后姐妹两个也一直都以李敏和李讷的身份学习和生活,一直都没有改为毛姓。

在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起名为李姓的特殊含义,除此之外,他还考虑到在解放战争之后,全国将会迎来大解放。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讷和毛主席

而自己身为领导人肯定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一些特权,深知这些情况的毛泽东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于是为此便改名为李姓。

同时他也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毛主席的孩子,为的就是能够让孩子认为不要因为自己是毛泽东的孩子就有享受特权的待遇和习惯。

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李讷和李敏也并没有搞特殊待遇,作为毛泽东的孩子,两人也深知要以身作则不能在父亲的光环下为自己谋特权。

而这两个孩子最后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生低调谦逊,李讷去到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历了一段思想的裂变时期,她从小在红墙长大,身边的孩子也都是一些高干家庭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高干子弟的思想。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讷和爸爸在一起

而当她来到北京大学之后,身边的同学不再是那些高干子弟而是一些人民群众和一些农村里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才开始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愚蠢想法,这才理解了父亲的深意,为自己曾经的不懂事而感到忏悔与自责。

不过好在,身为领导人的孩子,她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值得表扬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毛主席对于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送给孩子的嫁妆李讷成年之后,也带着毛主席的教诲走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与第一任丈夫结婚的时候,就连她的丈夫都不知道自己的岳父竟然是毛主席,足见李讷的低调。

而李讷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架子,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质,待人谦和有礼。而在李讷第一次结婚的时候,毛主席也为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准备了一份嫁妆,而这份嫁妆就是一套完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李敏、李讷、毛远新陪同毛主席在滑冰场

其实在准备这份嫁妆的时候,毛主席对此很是重视,将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对于他来说,《马恩》代表的是共产主义,也代表着他的信念和理想。

这一路走来,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也就有了很多的著名作品,有《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而这些作品也见证了毛泽东思想的进程。

所以他认为《马恩》是他觉得最适合传递给子女的东西,物品上的东西来得容易,思想上的富足才是最珍贵的,因此,他将自己最珍贵的思想送给了女儿。

而李讷作为毛主席的女儿,自然是懂得毛主席深意的,所以她是非常满意这份礼物,而这份礼物也成为了李讷婚后的精神支柱。

那天结婚的时候,李讷与丈夫举行了十分简单的婚礼,婚房也都是极其简单的。虽然后来这段婚姻不了了之,但却让她体会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姓李,李讷却不满意:爸爸我想改姓毛

1954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时,李敏李讷陪伴左右

毛主席的这份嫁妆不仅仅是想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李讷,更多的也是对女儿的一种期许,希望李讷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选择正确的道路,并且开始变得坚强起来。

虽然她的第一次婚姻失败了,但第二次婚姻却十分美满,我想,她一定是从那份嫁妆中获得了真正珍贵的东西,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能够重新调整自己再迎难而上,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784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