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题:中国扶贫故事|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新华网冯孔

时间似乎和石兰清握手言和了。

110岁,她得到更长久的生命,也失去了对于年代、战争、饥荒、生活的大部分记忆。

老人生于1909年4月16日,穿越三个历史时期,老人每天的日常,更多的是忘记。可有样东西她始终念叨:枸杞。她种了一辈子。如今,这位宁夏中宁县的老奶奶连同枸杞一起,在互联网上生根芽,结花果。

她无意间成了全网最年长的主播,手机镜头的方寸之间,数十万人看见那张面孔,听见那些故事,感受那段还在呼吸的历史。

老奶奶全然不知道什么互联网,也不知道在现代社会,手机和电脑到底怎样地连接世界。她只知道,自家后人也能种出好枸杞。

互联网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个农村家族的命运,她的孙子魏天野开了淘宝店,专门卖枸杞,五年里销售额近4000万元。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最年长主播的长寿秘诀

“马云是谁?”石兰清小声嘀咕。

“他让咱们家的枸杞让全国的人看到、买到、尝到。”魏天野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奶奶。

“是我们村的吗?”

“哈哈,不是。离得可远啦!”

石兰清来了精神头,看有镜头对着她,老人笑了,“马云,(有空)来吃枸杞。”

之后不管镜头,老人盘腿坐着,自顾自地安静。

话头要从2019年8月23日送来的一面锦旗说起。是送给石兰清的,全网最年长主播,上书四句话:“五世同堂,万人同框;期颐不休,青山不老。”落款是阿里巴巴。

老奶奶不识字,也不知道阿里巴巴。但看见锦旗的大红色,她高兴了。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这天天阴,老人七点起床,吃了两个煮鸡蛋,一小块馍馍,几十粒枸杞随着杯子里的热水缓缓上升,算是开启了新的一天。

6岁的重孙子淘气,在炕上来回翻跟头,老人看着孩子的小脚丫。自己也开始缠绕着裤脚的绷带,看见有外人,老人把三寸小脚往回收了收,盘在大腿下。

老人很爱干净,经常拿着一块白手帕,吃东西时,不停地擦嘴角。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乡村生活了一辈子,上了年纪之后,再见陌生人,老人有些羞赧。

包括出现在直播镜头里,也是孙子魏天野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的。手机在前面摆得久了,奶奶就不太在意了。

一开始没这经验,奶奶有些绷着,知道很多人在手机里看着她,老人把腰尽量往直了挺,过了几分钟躺下了,“屁股疼,硌得慌。”孩子般的比划着。

网友们兴奋得“炸锅”了:“110岁的奶奶是真人”,“奶奶好可爱”……

镜头里,奶奶很娇小,头上还有很多黑发,百年的磨砺已经让老人的体重减到57.5斤,皮包骨;她普通话说不好,不会主动跟网友做交流,眼神儿和听力都退化了,都是由孙子魏天野“代言”。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养生之道是网友们最关心的话题,奶奶的三儿子魏怀勤说,老人的饮食起居很规律,晚上8点多睡觉,早晨六七点钟起床,精神头足,就去院子里坐坐,晒半小时太阳。现在,老人拄着拐棍,仍然可以自己走一段路,10年前,100岁高龄还能下地里看枸杞。

最与众不同的是:老人每天喝一杯枸杞水,嗜好吃肉,条件好了之后,日日不可少。一两年前,胃口好时能吃两小碗鸡肉,老人最钟爱的是羊头肉。

有网友自嘲,“每天吃肉这个爱好和奶奶出奇地一致,但除了长肉,长寿是没戏了。”

老人突然说了一句:“年轻时罪受完了,冻死冻活,饿死饿活。”

在她的讲述中,贫穷和枸杞是百年都抹不掉的两段记忆。

穷不过百年

贫穷,有着对抗时间和记忆的杀伤力。

“没有我(活下来),就没有你们。”石兰清在给儿孙们讲家史时,总是以这句话开头。

她十几岁时,饥荒导致饿殍遍野,逃荒时啃树皮、吃野草,后来全家实在没法过活,“我的一个姐姐被送走了,换来了两升糠。”

石兰清是童养媳,比丈夫年长六七岁,活下来了,她种田种枸杞,丈夫当羊倌,放羊。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一来,石兰清和村里人就往山上跑,躲在窑洞里,可在山上又要躲马匪。一次她们被三个马匪发现了踪迹,马匪在窑洞口支起火堆,一边往火堆上扬辣椒面,一边往窑洞口扇风。

老人记得,当所有人都觉得在劫难逃时,一向老实巴交的羊倌丈夫大骂着冲出窑洞口,疯了似的扑向马匪,那股不要命的劲儿硬是把马匪吓住、赶跑了。

老人说不出什么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但这段回忆她一直都记得。

老奶奶的炕头前,一直留着爷爷的遗照,照片已经褪色、泛黄。孙子魏天野回忆,现在每当吃到好吃的,奶奶总会说,“要是你爷爷在就好了。”他甚至会想,奶奶喜欢吃羊头,是不是对羊倌爷爷的另一种怀念。

9个儿女,18个孙辈人,活下来的石兰清,让这个家族人丁兴旺。

贫穷也延续到魏天野这一代。

今年35岁的魏天野是石兰清最小的孙子。在年少时的记忆里,1元钱的火炬牌雪糕都是奢侈品。“别人吃过的康师傅方便面,我都把酱料包再挤一挤,蘸到馍馍上,那味道太香了。”他说起儿时最幸福的事。可这“年少时”,也已进入到新千年。

他立事早,听别人说过“富不过三代,穷不过百年。”“如果在我这一辈再没有什么作为,就穷过百年了。”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20多年前,在农村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外出打工,才是唯一的出路。

“你想过自己老了的样子吗?想过那时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吗?”去中宁的车上,魏天野问我。

还没等回答,他先说:我想过。因为奶奶老了的样子,一直在我记忆里。

“我只是不想再和穷这个字有关系,当我还没有变老时。不止是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奶奶。”

“不怕你笑话,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12岁就外出打工了。”

“上不起学。”

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他很久都没说话。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枸杞!

魏天野很瘦,一米七二的个头,只有104斤。

刚打工那会儿更瘦,在砖窑、瓦厂、建筑工地做力工,一片湿瓦六七斤,他一次扛起6片,每月赚1000元。

辗转山东、四川、东北,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摆过地摊,当过饭店服务员、厨师、理发师。

“哪都是家,哪又都不是家。”

第一次出远门,口袋里揣了205块钱,有5块钱是奶奶硬塞在手里的。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嘴上话不多,眼里有活计,肚里有心计。“用现在的话讲,天野就属于那种情商很高的人。”他的朋友张颜彪说。

开网店之前,魏天野做到了理发总监的职位,剪一个头180元,月收入过万。

“40岁以后,我还做理发师吗?”剪着头发,他想着创业,“快想魔怔了。”

突然想到,家乡不是有枸杞吗?家族所有亲戚都在种枸杞,为什么不能它们卖出去。

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而魏天野的家乡中宁县,枸杞是宁夏枸杞中之上品。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2009年,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29.63亿元,2018年升至172.88亿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字招牌。

但魏天野自嘲“没文化”,“一开始我还困惑,如果广东、云南的客户要买枸杞,我是不是要坐火车给人家送过去。”

直到一位快递员敲门进了理发店,他看着包裹,才恍然大悟。

还有糗事,2013年注册淘宝店,他是找一位网友帮的忙,还给了人家688元钱劳务费。“那时对互联网、对电商一窍不通。”

自己做客服时,一开始对着电脑“一指禅”,后来干脆买了一个写字板。

开网店的第一个月,零收入;第二个月,营收1500元。不及他当理发师的八分之一。

亲戚们都劝他收手,老老实实找枸杞贩子(做生意)吧,他不听,所有人都告诉你这么做生意,就证明这条路没什么潜力了。“我不但要做网店,还要提升品质,卖好的枸杞。”

枸杞都需要人工挑拣,为了选出好枸杞,他和妻子三天里没日没夜地挑选,在出租屋的饭桌上筛出了3吨枸杞。

网店的订单,从每天1单,到20单,五六十单,再到上百单……生意做起来了。

这个喜一定是要告诉奶奶的,他跟奶奶说,第一单生意,有个人买了一斤枸杞,59块钱,我都没见过他(她)的面,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奶奶说,人家信(任)你。“咱不能把不好的枸杞卖给别人。”

从奶奶的爷爷那辈,就开始种枸杞。魏天野知道,奶奶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种出好枸杞。

“很多年在外漂泊,浮浮沉沉,现在回到了家乡,我也想做好一件事,把我们中宁的,把我们种的好枸杞让全国人都知道。”魏天野说。

他后来给枸杞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枸杞”,“没什么比我奶奶更配得上这个(品牌)。”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是什么改变了命运

枸杞名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相传古时,有位农夫乳名狗子,娶妻杞氏,后丈夫从军,对家中妻儿甚是惦念,后家乡饥荒,饿殍百里,他回到家乡,却见母亲、妻子面色红润,很惊讶,妻对曰“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后这山间红果救了众多乡亲,被取名枸杞。

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中宁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3.3万亩,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枸杞干果年产量达5万吨,占全国的25%。枸杞产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涉及农户7万余户,仅枸杞采摘已带动60万农民增收。

魏天野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人里,有个曾在年过百岁还在枸杞地里的奶奶。一个长寿、善良,从苦日子里挨过来的老人。

每周就算再忙,也要去看看奶奶,给老人捎去羊头肉。去年老人身子还算康健,魏天野带奶奶去了一趟银川,一路上慢慢地开车,老人第一次走出了家乡,看见了城市的高楼大厦。

他带奶奶和家人找了一家五星级饭店,吃了一顿饭花了5000元。“其实平时远没有这么奢侈,但这次不一样,哪怕每个菜奶奶只吃上一口,我只想说,如今我可以给她更好的生活。”

他以每斤比其他小贩高出4元的价格,收购亲戚和乡里乡亲的枸杞,要求有三个:枸杞不能是硫磺泡过的,不能是过度施肥、施药的,不能是其他地方冒充中宁的。

“前两条是奶奶对我的交待,最后一条是我对自己的交待。”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奶奶现在住在魏天野的三叔魏怀勤家,前几天,三叔家收了今夏的最后一茬枸杞(每年收六到七茬),今年光景不是很好,但是三叔家的平均每个劳力年收入超过6万元。家里住上了十几间屋的红砖大院。

而中宁县委办的数据是,2018年,县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80元。

细细算来,开网店的魏天野,这几年直接或间接帮助500户人家增收。

前年,他去了宁夏西吉县,给一所贫困小学的30多个孩子送去了新书包。

“不是说我多有钱了,我小时候跟他们一样,我不希望看到这些小孩再因为穷读不起书,更担心他们真正怕了穷,认了穷。”

汽车开出302乡道,离开舟塔乡,远处的黄河水和清水河的苦水(含矿物质)在落日的余晖下波光粼粼。

“农民都是很热爱土地的。”他兀自来了一句。

说起自己的愿望,魏天野说,我始终是个农民,我希望以后在后面加三个字,“企业家”。

成就这个愿望的,可能是奶奶本分的叮嘱,可能是家乡养育枸杞的这片水土。

他补充了一句,也有互联网电商,以前从没想过,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年轻人,能通过互联网改变自己的命运,重新认识和定义自己。

马云是这个年轻人的偶像,如今回顾当年第一次听到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时,他的感觉是“纯属扯淡,天下哪有好做的生意?”

这次真的信了,魏天野开始在网上找马云讲话的视频。

110岁全网最年长村播:择一事,忠一生

黄河浑浊,清水河苦涩。浇灌宁夏这片土地,落日生辉,人心可偎。图片来源:宁夏中宁县人民政府官网 王毅 摄

黄河浑浊,清水河苦涩。浇灌宁夏这片土地,落日生辉,人心可偎。

他每天都拿自己卖的枸杞泡茶喝。听的歌也从几年前理发店的音箱里的劲爆快歌,换成了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他用的都是光亮的玻璃杯。听说“保温杯里泡枸杞”是很多油腻中年人的表现,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生活眼前的苟且。

“但在我这不是。”每天喝的这杯枸杞水,更像是面对一个人,一种气息。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4164.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