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城步各类苗族民俗集锦

十 二 年 大 节

杨盛科

十二年大节是城步五团镇水口寨银姓苗族独有的节日,每十二年过一次,故名。此节的日期是逢申年霜降前的卯日。每次过节都重复三个内容:一是由寨中的老者牵头向众人筹钱凑物,为寨中一对待婚的青年男女操办婚事,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婚礼中所有的礼仪,物资及服务项目都由众人操办,主东不费心劳神。二是通知本族中已出嫁的女子和外出招郎的男子在约定的节日里回寨过节。三是全族男女同在节坪里祭祀祖宗。

过节这天,牵头的老者安排人员将固定的节坪打扫干净,节坪边扎一彩棚,内置本族先祖牌位,燃香点烛,供三牲及各种祭品。午时前将新娘迎至节坪中举行婚礼。本族中老者按辈份高低依次坐在彩棚两侧。新婚夫妇举行婚礼后拜敬先祖牌位,再依次拜见各位长辈。然后由本族老者向众人重述本族的历史沿革和款约规定,叫“颁礼书”。老者讲述完毕,全族人在节坪上同饮“节酒”,吃“节饭”。晚间,众人将新婚夫妇拥进新房贺喜、闹洞房,或唱山歌、答花话、讲古人。大节这天,寨里鞭炮声不停,锣鼓喧天,芦笙长鸣,唢呐悠扬,歌声不断,通宵达旦。

传说在很久以前,水口寨总是只有九十九口人,多年来难上一百。银姓苗族中一位九十九岁的长者生病,这久治不愈。“八字”先生为族人出了个主意:立即娶回一位新媳妇为老者“冲喜”,使本族人口上一百,老者一高兴定能活过百岁。族人依照先生的话去做,老者果然很快康复,度过百岁大关,本寨人口与繁衍上百多人。这年正是申岁,娶新媳妇这天正是卯日。于是众人就将申年霜降前第一个卯日定为节日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中 元 节

杨盛科

中元节又称“鬼”节,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此节始自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流传至今已上千年。此节的起源有两种廉洁:一说源出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生日,是地官“赦罪之辰”。二说源出佛教。佛教认为七月十五是“解脱饿鬼倒悬之苦”之日。此日,道、佛二教都要举行宗教活动,以超度亡灵,一般人家也要祭祀祖先。演变为民间节日后,民间认为中元节应定在七月十四日,也有两种廉洁:一是宋末时元兵入侵中原,民间都提前一天过节祭祖,以避兵扰。二是七月半阴间举办中元盛会,为了让祖先们能及时参加盛会,故在十四日傍晚必须送祖先们回原址,后苗族民间随俗于七月十四日过节。

苗族民间将逝去的祖先称为“老客”,一般在七月十二开始接“老客”回家。接“老客”前,家中必须备足酒菜、冥包、香烛、供品。正式接“老客”时,家中老者在神龛前的桌上摆放八份酒杯、碗碟、筷子、意寓“千人共杯,万人共筷”,席上有丰盛的菜肴供“老客”们受用。家长洗脸净手后燃香点烛、焚纸鸣炮、拱手作揖、默念每位先祖的称呼,恭请他们入座进食。食毕,敬茶敬烟,每天三餐恭敬招待。“老客”们上餐吃了的不能留作下餐用,须重新炒菜,表示恭敬,供品一天一换。七月十四日送“老客”回阴间时,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必须打发数量可观的冥包与散钱回阴间备用。

每个冥包内装有二十多张用草纸打凿成铜元状的冥钱,用草纸贴封。冥包的封面从右至左有一套固定格式的竖式写法:谨具冥财×包,上奉:故显考妣(或故祖考妣)×公 ××老大( )人收用。左下角落款为孝男、媳(或孝孙、孙媳)××寄,公元×年七月十四日化,冥包北面写“封”字。冥包的数量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及经济状况而定,一般在百千左右。另外还要给本境城隍土地尊神、亻表 钱仙官、挑亻夫 力士、孤魂各寄三至五个冥包。十四日傍晚将写好的冥包有序地推放在槽门外铺有干草、散钱的空坪上。待“老客”们吃完晚餐,就燃香点烛,将冥包焚烧,鸣炮送“老客”们带着冥包回原址。待冥包火化完毕,“老客”们也走完,家人才入席进虎,接送“老客”的仪式结束。

中元节是苗族民间一种怀念先祖、祭祀亡灵的节日,其意与清明节同。其活动中虽然渗有迷信成份,但实际上是一种流传上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今,许多家庭为了简便程序,一般多在七月十四日早上接回“老客”,当天傍晚就送走了,既省时又省力。

苗族端午节

杨盛科

端午节是各民族群众的共同节日,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不同,苗族民间过端午节时保留有许多独特之风格。

苗族民间过端午节无统一的日期。杨姓苗族大多数在五月初四日过节。岩寨杨姓却在初二日过节,其他苗族家庭一般过两个端午节:五月初五称“小端午”,十五称“大端午”,过大端午的节日气氛比小端午要相对浓郁。这天,苗族民间将已出嫁的女儿及女婿都接回娘家过节,故又称“女儿节”。过节这天,家庭主妇在大门两边挂菖蒲、艾叶。她们边挂边念道:“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蛇虫归地府。”据老苗医介绍,菖蒲具有提神能窍、杀菌等功效;艾叶是一种芳香化浊药物,可除室内毒气。过节时,各户都杀鸡鸭、蒸米粉肉、饮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洒于住房四周,然后将雄黄酒搽于小子额、耳、手、脚上,据说可祛病、防百虫。有些农户用大蒜球穿一小块肥肉挂于门角处,据说可防蚊蝇入室。待肥肉沾满蒜汁后,可用于治疗疮、无名肿毒。苗民家包的粽子形状五花八门,有秤砣粽,尖角粽、羊角粽、枕头粽等。粽子内的心多为蜜、花生仁、红豆、绿豆等佐料,口感极好。有些订婚不久的青年男子在端午节前一天必须向岳父家送些过节用的礼品,俗称“送节”。“送节”的礼品一般不少于精加工的大个粽子80个、猪肉8、糖8包、鸡各1只,米酒8,并与岳父家人共同过节。

端午节这天,苗民家庭都将室外打扫干净,然后上山采集菖蒲、艾叶、金银花藤叶、九里光、蛇不过等十余种草药煎成药水、全家人用药水洗脸、洗澡、据说洗了药水澡后,可驱五毒(蝎子、蜈蚣、蛇虫、蜂、蚁),又可避邪气侵体。有些草药郎中趁机采集大量的草药运到市场上出售,每把草药8至10元,人们争相抢购。

舞 龙 文 化

杨盛科

舞龙之俗早在唐代就流行于苗族民间,一般是在重要节庆或举行宗教活动时开展舞龙活动,以增添喜庆气氛。苗族民间流行最广的是春节期间舞龙。舞龙前,以村寨为单位推选出三至五名“会首”,由“会首”负责收集村民捐献的钱物,然后请“扎匠”用竹、木、布、纸扎制成十一至十七节不等的彩色龙,均为单数。另扎鱼、蚌形花灯数十盏,古装戏剧人物故事三五个,引路的牌灯两盏,分别书写“团防清吉,境土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受汉文化“五行”学说的影响,曾规定以县城为中心,东西的村寨舞青龙,南面舞红龙,西面舞白龙,北面舞黑龙,县城舞黄龙,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种在春节期间舞的龙故又称“春龙”。随着时代的前进,经过不断的演变,如今春节期间主要舞青、黄两色为主的龙。

春节舞龙必须举行接龙、送龙的祭祀仪式。舞龙队伍进入邻村时,邻村的老者须摆香案隆重迎接。香案前的老者面向龙头拱手高声问道:“请问神龙谁家好?”舞龙头者高声答道:“神龙答言此处高!”舞龙队伍进入村民家中时,主东也要摆香案迎接,舞龙头者作祝词,主东递一个红包或在龙角上系一片彩绸表示酬谢。元宵节夜,神龙到本寨各户“收瘟”。“收瘟”结束后,将神龙舞到溪河边祭祀后烧掉,表示神龙已化作青云顺江河而下回归东海。通过舞龙活动预祝本村寨五谷丰盛、六畜兴旺、人兴财发、村民康健。

城步苗族民间还流行有形态独特、功能各异的彩龙。如丹口镇下团有飞舞盘旋、节秦明快的吊龙、西岩镇有蜿蜒沉稳的爬龙,“六月六”各村寨用于“降虫”时舞草龙。城步的舞龙文化可谓形式多样、五彩缤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蒙氏大节 农历七月初二和十月初二为岩寨地方蒙姓侗族族节。节日先天要把出嫁女儿接回团聚。节宴在早晨进行,食品之丰盛不亚于过年。首先在茶堂摆八仙桌,点香燃烛祭祀祖先后,家人围坐一席共进节餐,称吃“年庚饭”,但是年庚饭不是米饭,而是刚刚供奉祖先的油煎糍粑。白天,人们不作农事,聚集在鼓楼、节坪、禾堂坪、岔路口或树荫下奏芦笙,吹木叶,唱侗歌,做游戏,无乐不为。

苗年 又称“十月节”、“庆鼓堂”,苗语叫“打鼓坠”,在农历十月的戌日或亥日,旧时盛行于白毛坪、兰蓉、大阳、蓬洞、丹口、平林等地,主要是祭祀祖先神灵,庆贺五谷丰登。每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小庆为一天一夜,大庆为三天三夜。除在节坪举行盛大的众宴外,还举行隆重的祭祖娱乐活动。活动时,节坪四周插三角彩旗,青布凉伞,由十几人乃至几十人的队伍在节坪上表演群体组舞,多为神话故事。表演者脸戴鬼神面具,身着鬼神服装,手执鬼神道具。表演有镇恶驱邪的即兴动作,模拟飞禽走兽和生产劳动的形态。边舞边唱《请圣歌》、《长鼓歌》、《踩田歌》、《望日歌》、《芦笙歌》、《领归歌》、《家公歌》、《三门歌》、《送圣歌》。以大堂鼓、大锣、大钹、芦笙、唢呐、长号、牛角、铜铃伴奏。附近村寨甚至几十里以外的苗胞都前往凑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地方苗年只设节宴,仅白毛坪地区流传“庆鼓堂”活动。

苗寨打泥脚

“打泥脚”是苗语汉译,苗语叫“坨脚”,意思是用黄泥团子互相打脚。聚居在城步县五团镇、长安营乡一带的苗族同胞们开展打泥脚活动时,都要遵循祖先立下的规矩进行:一是时间,限在春节期间,出了正月不打泥脚;二是过河打,同岸寨子不打脚;三是先打上后打下,即河下游寨子的人先到对岩上面寨子去打,然后上游寨子的人才能去隔岸下面寨子打;四是双方德高望重的寨老事先选择吉日良辰,通过邀约,商定好时间,不搞突然袭击,便于主方做好接待准备,届时人员不得外出,务必在家等候;五是对等相打:男对男,女对女,老对老,少对少,不许多打少、强打弱、男打女、大打小;六是只许打腿脚,不许打臀部以上的腰身和头部。若违背上述规则,算是犯规,并被视为是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双方就不再打脚,寨与寨之间便断绝了友好往来关系。

客寨(即去方)去打脚时,男女老少穿上鲜艳的盛装,由寨老召集在一起,摆上香案,敬天地,烧纸钱,然后放三响铁炮,鼓乐齐鸣,在乐队的伴奏下和爆竹声中,打着阳伞旗号,队伍浩浩荡荡向主寨(即接待方)进发。

主方寨老得知客人已经出发,也赶忙召集全寨男女老少,在历史上早已确定的或临时选定的一个比较宽广的空坪里或干田中摆起香案,恭候客人到来。主寨的乐队还须到寨门口或远离寨门的半路上去迎接。直到客人被迎到香案前,双方寨老互相拱手致意,表示拜采。接着举行仪式,先由客方寨老用苗语致一套历代先祖传承下来的拜年礼辞。主方寨老接着用苗语致答谢词,相互祝贺,互打拱手,再三致意。

祝贺完毕,打泥脚便要正式开始。这时,看热闹的人们站立场坪四周,双方人员互找对手。对手找好后,各自摆了至5个鸭蛋大小的黄泥坨,在空坪里摆开“战场”,在直径35米左右的距离内进行打脚。双方轮流往返用泥团你击我一坨,我击你一坨。被击都背立不动,让对方猛击,不许反顾进攻者,只许用耳谛听进攻者的动静和泥团从背后飞来的响声,判断飞来泥坨将要击脚部的那一瞬间,可以立即提脚躲避。

打泥脚时,双方擂鼓敲锣,爆竹响彻云霄,越是密锣紧鼓,泥坨就击得越猛越快,即要进攻,又要防备,战斗激烈紧张,场上热闹非凡。参与打脚的人各显身手,大献技能,他们不管对方的泥团是否击中自己,总是显得非常友好、欢乐、愉快,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满或生气的情感。围观的人群个个喜笑颜开,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惊叫声和赞叹声,整个场坪人声鼎沸,一派欢腾。

双方打到一定程度时,两位寨老传令停止击鼓鸣锣,并站出来说:“好,不打了,今年丰收了。”这时,还有些人把捏在手中尚未打完的黄泥团子纷纷向天空抛掷,一时里象无数金丸子在空中飞腾,又象冰雹一样从高空降落,用以象征着“天上落下黄金”。整个打脚场上顿出现异常壮观,欢声雷动,群情激奋的动人情景。

双方打泥脚,哪方裤腿上被打中的泥团印子少,就表示这个寨子的人机智灵巧,英勇善战;哪方裤腿上被打的泥印子多,就表示这个寨子来年“谷子连根结”。因此,皆大欢喜,都无怨言,彼此诚挚地握手致意。

打脚完毕,主方备宴款待客人,然后燃起爆竹,锣鼓喧天欢送客人走出寨门,踏上归途。

苗寨打泥脚这一活动,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如他们在礼辞中所说的:“今天我们来丢脚打拍,打个千和万合,万合千和,打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此可见,“打脚脚”既是娱乐性的文体活动,又是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好的重要象征。它不仅能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寨与寨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满足群众文体生活要求,增强体质和体力,培养勇敢奋战、机灵准确的品性,而且能使苗族姑娘和后生们乘以良机彼此接触,相互交谈,特色配偶,加深情谊,在打泥脚的场地上播下爱情的种子。

作者:尹建德

苗 族 酒 歌

湘桂边境(城步县五团、江头司、蓬洞、高梅等地,龙胜县的马堤、伟江等乡镇)的苗族聚居区,男婚女嫁时,男女双方事先都须聘请一玉数位歌郎,不论接亲、送亲,都要分别在女家、男演唱苗族婚宴歌——《酒歌》。

《酒歌》是苗族风俗中比较古老、篇幅最长的一首叙事歌。它包括十个部分,长达三千四百多行,绝对字数约三万字(若按诗可二十行算一千字来计算的话!全歌约有十七万字)。

苗乡山寨里每逢嫁娶喜事,必唱《酒歌》。歌郎们从在女方寨门口迎接男方前来接亲的宾客的《拦门歌》唱起;待客人进屋后,接连对唱反映苗族结案、唱歌等风俗习惯的《十切歌》;叙述苗族族源和迁徒经过的《苗族根基歌》;介绍苗族结亲经历发展变化情况的《结亲路歌》;追述新婚夫妇本人和双方家庭基本情况的《三代根基歌》;叙述男女双方恋爱过程、婚事切莫影影响农事的《凤亲歌》;教育、嘱咐新婚夫妇要遵人生礼仪、道德规范、相亲相爱、互敬互助、勤俭持家、百年好合的《过定歌》;描述宾主双方互表歉意,互致谢忱,互相祝福,赞扬对方的《谢主家歌》;叙述男方家设宴致谢,妇方歌郎在宴席上向男方父母、媒人、叔父、舅父敬酒,表示谢意和祝愿,并祝新婚夫妇早生龙子抱龙孙的《敬酒歌》等。一直唱到深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次日早餐时,双方歌郎又开始对唱《酒歌》的最后部分《龙船歌》。这是《酒歌》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双方歌郎唱歌比赛决定最后胜负的一支歌。开始由双方歌郎互相赞扬对方是名不虚传的歌师傅,赞美唱歌的作用异常巨大而神奇。接着,转入盘歌阶段,双方歌郎互问互答,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最后,双方歌郎继续对唱,一是教育人们要忠厚老实、诚恳守信;二是教育新婚夫妇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立家业;三是揭露封建官僚爱钱如命、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和旧社会里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丑恶本质。演唱时,双方歌郎互相扯着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腊鸭子(代表“龙船”),边唱边扯,唱赢者就得腊鸭子,意味着赢得“龙船”。

唱罢《酒歌》,男方的接亲队伍便领着新娘子,唱着辞别的歌欢快而去……待新娘子到了男方家以后,双方歌郎照样也要对唱《酒歌》直唱到第二天早晨后,主家欢送女家的送亲客们回家上路为止。

《苗族酒歌》的内容:它内容非常丰富,有关天文地理、民族来源、迁徒经过、人伦关系、民俗风情、风物特产、生产生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成家立业等等方面,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酒歌》的艺术特点:据民间老艺人世代相传,《酒歌》在宗、元时代就已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这对于研究城步苗族的历史文化、苗族的族源、迁徒、民俗、风情等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价值。几百年来,它在发展演变之中渐渐形成自己明显的艺术特点。概括起来有三:

一、语言和韵律

《酒歌》的语言多变化,参差错落、生动活泼、形象通俗;用苗语道白、演唱、韵律和谐婉转。每个自然段的句数多少不限,多的几十句,少的几句。每句的字数长短不一,长句有三十个字左右,短的只有两三个字。道白和唱词系大段押韵,用苗语念、唱时,音韵和谐,悦耳动听。凡是句尾出现“中东韵”(eng、ong等)的字眼,就是押韵的地方。往往唱或念到这里的时候,歌郎们便要加衬词“呃……呃……呃……喉”等拖腔,显得古朴典雅,和谐悦耳,令人振奋。但是,翻译成汉语之后,韵脚便不一致了,甚至有些段落全不协韵了。

二、表现手法

《酒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今就几种主要的手法简介如下:

1、比喻:以彼物比此韵,生动贴切,词藻绚丽多彩,语意表达充分。

2、排比:运用结构相同的句法将同性质同范围的事象一一表达出来,强调和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使语言的气势有如行云流水,意思表达极其充分。

3、夸张:民歌的创作者们有着丰富的联想,任凭感情驰骋,对某些事物敢于大胆夸张,既奇特,又合理,增强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4、反复:《酒歌》中常常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出现,以强调歌者所要倾吐的心意,加深听众对歌词中心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5、对仗:依照字音的平仄与字义的虚实,造成对偶的语句或对称的字句,以加强语言的效果。

6、一唱众和:女家歌郎的《过定歌》中有韵律地分别向新郎、新娘念或唱些嘱咐性的话语。听众们每到一小段结束时,齐打和声:“是呀!”表示大家一致造成歌郎所嘱咐的话语,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庄严隆重的气氛,增强了教育的艺术效果。

7、唱词与韵白、歌唱与动作表演相结合:这种表现手法,显得灵活多变,生动活泼,不让人感到单调、呆板、乏味,使得整个歌堂异常活跃、喜乐气氛更加浓厚。

8、盘歌问答:双方歌郎利用盘歌的形式互相提问或回答,内容涉及面较广,使得听众们增长知识,丰富想象,启发思考,增强思维能力。因此,每每遇到唱盘歌时,整个歌堂热闹无比,气氛活跃热烈。

三、音乐唱腔

《酒歌》的音乐颇有特色:唱腔古朴流畅,变化自然。旋律优美动听,悠扬婉转,音调时高时低,升降时起时伏,节奏忽快忽慢,速度忽缓忽急,以及乐曲的紧缩或舒展等,均可依据词句的性质与长短而有规律地自由变化,毫无造作,一气呵成。往往当一个自然段结束时,演唱者加上“哟……喉……呃……喉”等衬词,给人以古老、典雅、曲折、庄严之感。此外,这支长歌自始至终全由歌郎们清唱,不需任何乐器伴奏。

由于篇幅有限,只能对《酒歌》的内容,艺术特点作简要叙述,恕不列举例句。

作者:尹建德

杨姓侗族“姑娘节”

湘桂边境(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上的杨姓侗族同胞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要蒸制乌饭吃,过“姑娘节”。

据当地老人传说,不知哪朝哪代,侗族英雄杨八哥不甘心忍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歧视,揭竿而起,率众反抗,遭到朝廷重点镇压。因寡不敌众,杨八歌终被生擒,关进监牢。他有一个好妹妹,英俊伶俐,智勇非凡,天天去狱中探看杨八哥,并送热饭热菜给他吃。不料,看守牢房的禁子们口馋得很,往往将她送去的饭菜抢吃了。杨八歌受饥挨饿,身体一天天衰弱,精神萎靡疲惫。他妹妹见此情景,心急如焚,昼夜不安,苦思冥想,筹划良谋。有一天,她在路上走着走着顺手摘了几皮鲜嫩的柴叶子,揉出乌黑的汁液,经舌头舔尝,没有毒性,稍微带点酸甜。于是,她从中受到启发,决计制作乌饭送给哥哥吃。

她立即行动,爬到山上试尝了多种草木叶子的味道,有选择地采摘了老茶叶、乌泡叶等草木叶子,带回家,洗干净,榨出乌黑的浆汁,浸进糯米,倒入甄中,蒸成又香又糯的乌饭,然后送进监牢里去。

狱卒们看到她今天送来的饭又乌又黑,以为她在饭里下了毒药,害怕药死,再也不敢抢吃了,只得送给杨八哥。谁知杨八歌自从吃到乌饭以后,感到又软又香,味道十分可口,会计师也大大增加,因此,健康就一天一天恢复,体力也日见壮大。有一天,兄妹两个密约,趁着禁子们防守不严,在妹妹的有力配合下,杨八哥破监越狱,顺利跑回家园。

侗族兄弟姐妹们看到杨八哥终于回到家中,无不感到万分欢喜,不约而同地赞扬八哥的妹妹贤慧聪颖,胆识过人,机智勇敢,救助兄长,真是侗家的好姑娘,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果然,到了第二年四月初八日,杨姓侗族的姑娘们都学着她的榜样精心蒸制乌饭,全家老幼团聚,一起同吃又香又糯的乌米饭。如此年复一年,这天便成了杨姓侗族同胞们纪念古代英雄杨八哥之妹智勇双全救助兄长的传统节日——“姑娘节”。

作者:尹建德

古塘节

城步县长安营乡老寨、岩寨、牛石三排、蓑衣塘等村寨的吴姓、石姓侗族、苗族同胞,和六马村的胡姓苗族同胞们,历来每逢农历十月二十九日兴过“古塘节”。到了这一天,上述三姓两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糯米甜酒、糯米粑粑、油炸豆腐、碗筷、香烛、纸钱,抬着肥猪,兴高采烈、不约而同地从各自村寨到老寨河边桥头的古塘庙里来,杀猪敬神,纪念祖先,由族长“讲古”,并宣讲款规款约。参加过节的人们在庙里演唱盘歌,一同进餐,吃甜酒拌猪杂。节日活动虽然仅一天,却搞得非常庄严而活跃,隆重而热闹。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里的“古塘节”情况特殊,是由七八个村寨里的吴、石、胡三姓,苗、侗两族的同胞们共同参与的呢?这其中确有一段奇特而有越的来历哩!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歌谣和款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七兄弟原住在靖州、通道县一带,因为游山打猎,追赶野兽,就到了湘桂边境上的八十里大南山。七兄弟就在吴家坪定居下来,继续过着狩猎生活。有一天,他们带着武器和饭包出门找猎,一连翻过九座山,过了九条沟,然后分为两组去各处打猎,边走边在路旁插下许多草标,做为认路的记号。后来,草标被野猪拱掉了,使得两组兄弟互相找不着,在山中迷了路,连原住地点吴家坪也找不着了。于是,两组兄弟走散了,有三兄弟过了广西龙胜的渡鳌、广南、龙坪、平等、瓢里一带住去了。还有四兄弟则下到横岭峒(即今长安营乡一带)的老寨、新寨包定居下来。过了若干年后,人口日益增多,兄弟们曾分居顶寨和半界老屋场(即鸡叫岩)。又过了若干年,人口更多了,兄弟们商量再分居,决定两位兄长留住原地,两上弟弟分别迁到牛石、六马等地去住。便于农历十月二十九日,他们挑着行囊,携儿带女,一同起程。哥哥把弟弟送到河边的古塘坪,分别时特地喊应老弟:“要记住,我们姓吴哩!”去六马的弟弟过了河,转过头来回答道:“记得的,我们姓胡。”那时因家境贫寒,不识字;加之,“吴”、“胡”二字同韵谐音,有点混淆;又因河水哗啦地响,话音听不清楚。所以,后来住在六马的这一房人就姓胡了,而住在老寨、牛石一带的都姓吴。其实,吴、胡二姓共祖同宗,是一条树根上发出的技挎。

二说,根据祖先款词《六马胡姓根基》所载:古时候,他们的祖先有七兄弟,先后曾迁徒过许多地方,“过了八十里南山,落在离坪柳头,三兰白土”。“石南娥落得步道巡检,加难老寨”;“石勒娥落得个小寨”;“石富娥落得离者下水边”。由于“第一哥哥养得一男,第二哥哥养得一女,养得一男要一女,养得一女要一男”。结亲结出很多地方,路途遥远,“上山无路,下水无船,才转来想要破房结亲……三离三寨,才眉毛改变,改名换姓,你上头称作口天吴,我底下改作古月胡”。可见,他们为了减少远处结亲的劳苦,“破房结亲”,才“改名换姓”,住在下游六马的就姓胡,住在上游几个村寨的都姓吴。(款词中常夹有汉字记侗音或苗间,比较难懂)。

三说,据《牛石苗族来历传说》记载:从前,他们的祖先住在江西太和县鹅颈大丘,姓石,后来有七个公公迁来城步的花桥。之后又迁徒过沙洲铺、下团、南山,七个公公分散了。在公公到新寨包落了家,二公公在老寨落了家,第三公在六马落了家,第四公在兴安隘岭落了家,第五公在江头司落了家,第六公在鸡坡王峒落了家,第七公在张家小峒落了家。……后来大公、二公、三公曾到牛石打猎、开畲。过了十多年,大哥、二哥送三弟回六马,送到新寨河边,三弟涉水过了河,两兄长隔河吩咐:“三弟,别人问姓什么,只说是姓吴哩!”由于河水哗啦啦响,三弟听不明白,回答说:“我记得了,姓胡,姓胡!”此后,六马人就姓胡。

又一传说,牛石吴姓苗族曾到扶城、长坪等地去结亲,他们不肯结。为了遵守“同姓不结婚”的规矩,只好将一部分人由姓吴改为姓石了。再从牛石三排的款词《石吴二姓老祖宗江西古典》中的“族源款”、“祖宗款”的记载来看,牛石三排的吴、石、二姓原是同宗共祖的。后来为了“同姓不婚”而“破房结亲”,就根据牛石这个地名将部分女性改为姓石的。

综上所述,可见他们三或四大房族亲缘关系之密切。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大家议定聚钱,便在原先兄弟分别的地方——老寨下首河边,修建“古塘庙”。

从此,每逢农历十月二十九日,老三或四兄弟的后裔们都要聚集到这里过“古塘节”,以纪念祖宗的分居。祭祖敬神仪式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将祭祀供品摆到龛上祖宗牌位前,由族长请神和讲古。所谓“讲古”即用侗语或苗语讲述祖先的来历……

接着,侗、苗同胞们兴致盎然地用侗语或苗语演唱反映祖先艰难迁徒经过情景的盘歌……

敬神后,大家聚集在古塘庙里,聆听长老用侗语或苗语宣讲款规款约。主要内容是:提倡孝敬父母,和睦邻里……不许侵占田地山林,滥砍乱伐,等等。要求各姓各族男女老少“三岁要记爷言语,四岁要记奶文章”,“合歌同唱,合叶同吹”,以达到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给每个人打了保卦,研究落实下一年的祭祀事宜,鸣放爆竹,众人狂欢地唱歌跳舞。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丁在庙堂里会餐,表示团圆。

最后,按户按人分配猪肉、豆腐、粑粑等,带回家去。摆放家龛上敬神之后,或自食,或待客。

作者:尹建德

“六月六”山歌节的来历

城步苗乡各族人民自古以来爱唱山歌,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他们逢年过节要唱歌,在山上、田头生产劳动要唱歌,小伙子与姑娘谈情说爱要唱歌,逢有婚嫁喜庆和丧葬要唱歌,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更是他们大开金嗓大唱山歌的约定俗成的日子。正所谓“一山响雷万山应,苗乡侗寨起歌声”。

因此,城步苗乡将每年六月六日定为“山歌节”,务必举行山歌会,开展山歌比赛。

提起“六月六山歌节”的来历,其中还有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与引人入胜的民间歌谣哩!

唐、宋、元、明各代的情况不说,只说清代乾隆初年,又是天灾,又是人祸,苗、瑶、侗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于是城步县横岭峒侗族首领粟贤宇、莫宣峒苗族首领杨清保等。在广西义宁(今龙胜县一带)侗族首领吴金银举行冷江拜王滩起义的影响下,他们打起明代苗民起义领袖李天保的旗号,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正同领导苗、瑶、侗等族同胞揭竿而起。他们高唱战歌:“边区山峒皇帝元,种田人少相公多。三年两歉峒民苦,十室九空没奈何。”“欺人百步人要反,反上州县杀狗官。官逼民反民就反,拼着性命干一番!”

各族同胞满腔热情地歌颂义军首领和将士们武艺高强,用兵如神,都是英雄好汉:“山沟小坳出黄金,苗乡侗寨出能人。粟贤宇来杨清保,率领峒民抗清兵。练就一身好武艺,南山猛虚他敢擒。跨上一条长板凳,象骑战马杀敌人。用过绑腿桥架好,架起簸箕能腾云。屋檐茅草摔出去,万支神箭射清军。”

起义的烽火形成燎原之势,迅速向新宁、通道和广西等地蔓延。清廷惊恐万状,急命湖广总督班茅率兵镇压。班第一面调兵围剿,一面派人入峒进行“晓谕”。结果都遭惨败。清廷又从湖南、广西调兵增援,由镇竿(今湘西凤凰县一带)总兵刘策名等率领,进行围剿。起义军镇静自若,确定的战略思想是:“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根据这样的战略思想,他们编成歌谣:“官有万兵我不怕,我有万山阻挡他,其来我去深潜伏,他一离去我追杀!”“我苗山,高万丈,乌鸦难飞过山岗,清军大炮轰不平,铁打洒山坐得长。”

义军据险自固,分兵防守,调兵遣将,分别把守长塘、武强隘、地灵等地,以扼制桂军;又安排兵力分别据守竹岔山、枧头山、岩款塘等地,以阻挡湘军。

六月初六日,刘策名坐镇大竹坪,指挥清军分数路进攻义军:一路由张文英率领,从界溪攻白水洞。往西他们看到义军旗子,听到义军的歌声,都成了惊弓之鸟,被义军彻底击败。一路由盖瑞曾等率领,自绥宁进攻竹岔山、枧头山。结果,被义军诱入龙开口,一时伏兵四起。滚木、雷石、箭族如雨,辣烟、毒雾笼罩全冲,清军官兵死伤过半。正如《龙开口歼敌歌》所唱的那样:“清军闯入龙开口,飞蛾扑火烧自身。两岸壁陡水又急,十人进来九丧生。”“清兵慌忙去逃命,倒钩刺上难脱身。山沟辣烟冲天起,毒雾笼罩十里冲……龙开口,歼灭占,义军将士多英雄。”

六月初六那天,来自广西方向的清军由地灵、罗汉寨进攻长塘,同样被义军挫败,死伤过半。可见,六月初六,清军数路进攻都遭到义军的致使打击,伤亡惨重。清朝政府从皇帝到文武大臣个个恼羞成怒,立刻将湖广总督班第、广西巡抚安图撤职查办, 湖南巡抚冯光裕也负气而死。

闰六月,清廷急令贵州总督张广统领两湖、两广和贵州五省兵力一万三千之众,分五路进剿义军。七月二十八日,张广泗抵达绥宁县竹林寨,并亲自率领一支队伍行到六马,不料遭到岩款塘守军的袭击,因而龟缩在六马、六甲一带,裹足不前……请听义军的山歌声:“蚩尤后代斗志高,盘瓠子孙胆气豪,五省官兵压不住,日夜奋战歌声高。没有钢枪举梭标,没有弓箭削竹刀,杀得官军心胆颤,死的死来逃的逃。”

因为山歌在每次起义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清代乾隆五年六月初六的每个战场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的士气,沉重地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消灭了敌人,夺取了重大的胜利。所以,苗、瑶、侗等族同胞为了纪念这个可歌可泣的日子,每年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苗乡、瑶山、侗寨,到处都是歌海,遍地都起歌声。这样,年复一年,便约定俗城地把六月初六定为“山歌节”。

作者:尹建德

苗族“排话”

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伟江等乡镇的苗寨里,流行着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曲艺“排话”。它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唱词一般为七字句,短句只有三个字,长句约有十个字左右。唱词讲究合辙押韵,悦耳动听。艺人用苗语演唱,以唱为主,结合情节适当插入一些韵白,显得灵活自如。所以,它既擅长抒情,又可以叙事。

“排话”的演出场所不拘,在树下、禾坪上、火塘边都可演出。众人坐在一起,可以由一人或二、三人轮流演唱。一直演唱到尽兴,才欢快地散去。

苗族“排话”流行很久了。究意起源于什么时期,其形成的过程怎样,还有待查考。但据五团镇老艺人银运高回忆说:“苗家世世代代有演唱‘排话’的习惯,它是从‘讲古’变化出来的。”这里的“讲古”,就是苗族老人(尤其是老艺人)们经常给中青年和儿童们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寓言和童话等。他们为了让讲述的故事传说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又便于记忆,就将所要讲的内容逐步编成唱词和韵白,渐渐形成的为“套话”,即使于说唱者记忆,琅琅上口,又便于听众感到亲切悦耳。

苗族“排话”的曲目较为丰富,多数为艺人们口头相传,只有少部分是由粗通文字的老艺人用汉字记录下来的保留唱本。其曲目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小段。至今保留下来的代表性曲目,尚有:《开天辟地》、《天皇五帝》、《八仙过海》、《轩辕洞》、《文王八卦》、《姜子牙》、《五子行孝》、《李世民》、《颂梅伯意》、《卖桃郎》、《白鹭鸶》、《十写》、《十二月当兵》等二十余篇。

其中,短篇传统曲目《卖桃郎》取材于民间传说,共二百零八句。它的主要情节是:在古时候,苗族地区有三兄弟,老大做牛马生产,老二做猪羊生意,只有老三靠栽桃树、卖桃子为生,未曾成家。有一天,他用小花萝装起鲜美的桃子,挑到乌草坪一家客栈门前叫卖。这时店里走出三姐妹,大姐手戴金戒指,二姐头插金钗,都有钱买了桃子吃。而三姐只有一口结白如霜的牙齿,没钱买桃子。卖桃郎便送给她十个桃子。三姐不愿接,却说要口中咬烂的桃子才肯尝。于是,卖桃郎依照她的话将桃子咬破,并叫她吃完后把桃核丢进花萝里……到了黄错时,卖桃郎去客栈投宿。大姐和二姐都说没有空房了,不愿接待。可是,三姐就质问两位姐姐:昨晚住了二十四个挑油客,今晚为什么不让一个卖桃郎住宿?于是,坚持留下卖桃郎在店里歇宿。当晚,三姐同卖桃郎情投意合,定下了终身,且于三更时分相携出走。三组的公婆发觉后,胡说卖桃郎拐走了民妇,靠到了县衙。县官派差役捉拿了卖桃郎,严刑拷打,关进牢房。三姐心急如焚,四处求审拜佛,都无济于事,于是横下一条心,便闯进衙门,同卖桃郎一起惨死在残酷的刑杖之下。(此曲目由五团老艺人李亥姣口述,城步县文化局尹建德收集整理(油印本存于城步县文化馆、邵阳市群艺馆内)。

苗族“排话”没有专业艺人,演唱大多是苗族地区著名的“讲古”能手和民歌手。近百年来,代表性艺人有杨多香、银盛举、银清妹、李亥姣、银运高、银尤等。

“排话”的音乐,它有唱腔比较固定,曲调比较自由,基本上是从当地的苗族山歌发展而来的。它的结构常见的有两种:上、下句体和四句体。上、下句体的唱词是“七七”句式,四句体的唱词则常为“三七七七”的句式。其唱腔则由一个基本曲调反复咏唱,节奏自由活泼,旋律优美动听。每唱完一段以后,则插入道白,然后又接着演唱。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一个完整的唱本唱完为止。

来源: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497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