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板头
守候,有时候会变得失落,时间,空间,所产生的变化,总是让我们始料未及,但不管怎么说,最简单的,就是记录下它,期待有人来述说它过去的故事。——古板头
古板头
古板头,属潮州市枫溪区,位于镇南部地区,潮汕公路东侧,距枫溪集镇2.5公里,北为蔡陇,东为堤头,南为全福,由上林、下林、谢厝、翁厝4个自然村组成。明、清《潮州府志》载(明《郭志》、清《周志》)皆属西厢,至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海阳县志》时,已属大和都,1930-1949年属潮安县仁和区,1950年属第九区,1953年属第一区,1956年撤区后属池湖乡(中乡),1957年属枫溪镇,1958年9月属枫溪公社,1983年废公社属枫溪区(镇)。
古板头
古人流传口语——“古谢,板林,头翁”,谢姓源自古谢国,林姓源自山林,皇帝封榜赐姓林,旧诏书即诏版(板)。“六桂堂”之翁姓自乾度将六儿子分为六姓氏(翁,汪,方,江,龚,洪)翁是原姓,虽为第三子,其他五姓皆遵本姓,不忘本源,故凡事居首(头)。从创乡发展情况看,谢,林,翁,在三个自然村中个占多数,起主导作用,其中上林村因创乡较其他三个村慢些,加上三个自然村相互靠近,以三个村合啓用同一村名也属正常,因其含义包含着各姓氏渗入的因素,也体现四个村的团结,友好和睦相处,意义深远,可见,古板头是由古谢,板林,头翁演变而来。
古板头
古板头,俗称“橄榄头”,古时,因村中有古老橄榄树,得名橄榄头村,明代以后出现古板桥之名(为橄榄头的谐音),故以桥名村。
下林俯视图
古板头
谢厝村,因居于上、下林村之中间,故又有中乡之称。创村约500年,村中原有谢、王、李、赖等姓,谢姓人口占村中大多数,赖、李仅数户。赖姓来自南陇,因到韩江附近沟渠捕鱼为主,而后于此落户。
谢厝村俯视图
古板头
谢氏始祖系西轩公,约1567年前后,由城郊人家美迁徙于此。明末至清初时期,由于战乱影响加上盗贼横行,村落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先祖辈们不得不边耕作边习武,日耕夜练,练就功夫以保家园,对付突发事故。据传村中原有练功夫“大武石”四块,重约两百斤,更有大关刀,长棒槌,铁弓等习武工具。先后练就一批批有为青年,出现了如光绪辛卯科武魁,举人谢培勳,武痒生多人,历史形成了“两举、十八秀”的美名。
谢厝儒林第
古板头
清末、民国初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西方文化融入,带动了新文化,新生产力的滋生及发展,为鼓励学习读书,谢厝村设有公田为学子学习提供“公田栗”,每年筹集一定数量,鼓励读书,能考中秀才以上的,可到村中领取“书田栗”(稻谷)。
谢厝岁进士
古板头
谢氏祖祠,始建年代不详,1836年、1934年、1992年三次重修,现祠长40米,宽9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乡中口传,祖祠是由原整座大厝改建而成。谢氏辈序诗为:高堂勤定省,昆仲友恭亲;敦厚千祥集,仁慈百福臻;文丰智慧广,行美品容端;南国根源远,宝树宗泽长。
谢氏祖祠
古板头
下林村,因居住在下方的林姓聚落,故名,原村中有林、洪、周等姓,现单姓林,先祖来自福建。林氏辈序为:诗礼传家香(声),逢开万象春。西河垂典型,兰玉应茂时。
下林俯视图
林氏宗祠
古板头
上林村,位于古板头最东,与下林相对称,因原地势较高,缺水,故又有“上头山”之称。创村于明末清初,距今400年前,相对于下林,为居住在上方的林姓聚落,故名。村中现有林、王、蔡三姓。第一大姓林,先祖林吉生自下林村迁来,第二大姓王,先祖自古板头谢厝村迁来,第三大姓蔡,先祖自蔡陇村迁来。
上林俯视图
古板头
翁厝村,创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翁姓居住村落,故名。村中原有周、高、翁、陈四姓,后周、高、陈先后他迁,现单姓翁。翁氏祖先系洪武军队南征后,在潮落户,于此创村。
翁厝俯视图
翁氏宗祠
翁厝昭武第
古板头
元帅墓,位于上林村西北角荒铺与谢厝厝园接址,该墓是何年何月所葬,葬的是何许人也,无从考证,但从规模上看可能有一定来历。旧时很少有人去祭拜崇敬,偶然有个别因求“六畜兴旺”或饲大猪者才去祭拜,到五十至七十年代因当时属于政治非常时期,没有宫、廟,因此有个别人到坟上去求庇佑,个别得以灵验,一时传开,远近前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称古坟为老伯公墓,到七、八十年代香火很旺,搭有帐篷供人们祭拜。在此期间,要建宫廟谈何容易,人们偷偷集资把原竹棚拆掉,建成杉木结构,并称为元帅墓,到了1994年扩建并建有元帅亭及后座,成为有一定规模祭祀地点。
古板头
民间信仰场所有七圣古廟,俗称“橄榄头宫”,始建于1914年,重修于1992年,庙长30米,宽9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据《潮州西湖山记》记载,是廟也,系明朝年间(弘治十年-1498年)由祖先从福建莆田奉请到潮州后再迁至西湖山紫竹门后外建廟奉祀。古板头“七圣古廟”为四乡乡民共祀共有,宗姓不分大小,居住无分先后,每逢游神之日,四乡乡民皆恭迎圣驾。
古板头
牵动各村每家每户,男女老少的民俗活动莫过于游神赛会,也叫“闹热”“社日”,古板头游神赛会分为三个时段:上林,下林为正月初九,翁厝为正月初十,十一,谢厝为正月十九。这实际是一种送旧年,迎新年,祈福迎祥的活动,这一天里谁家做了好事、建新厝、出丁、娶媳妇、哪家丰收发了财,新年有什么新期待,新愿望,一切喜怒哀乐都会在这个时候得到展示和宣泄,火炮声连连,烟花燃放五光十色,绽放异彩,热烈,狂欢,直至深夜。
古板头
榕树,潮州人叫“成树”“平安树”,村中种有榕树,象征着乡里大有建树。婚、丧、喜、庆都要采些榕枝,榕叶。腊月时各家各户还采些“成叶”“竹叶”插于门上和神位,希望来年“胸有诚德”,大有发展,每逢庆典,廟会,搭彩亭,全用竹叶配上鲜花,红花绿叶,五彩缤纷。
古板头
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看屋檐,瞄一瞄厝角头,欣喜没有蜜蜂窝,蓝天白云下厝角格外独特。说到蜜蜂窝,总不完儿时桶蜜蜂窝的情形,一人桶一次,看谁“幸运”被蜜蜂蜇到,没有蜇到者获得一条雪条,蜇到者既饱尝被蜜蜂蜇到的痛楚又没有雪条吃,用潮州土话来讲:“赚肉疼”。
古板头
阿姨呾:“娇(带)我来市场吃尚好吃(最好吃)的猪脚圈”;阿姨嫲呾:“娇(带)我来市场吃尚好吃(最好吃)的粿条卷···”此时已经过了买菜的高峰,古板头市场内并没有那么嘈杂,就连摊档的阿姨放着潮剧我都能听得到。记忆的闪现加之原汁原味的潮剧声,熟悉的话语,一字一句,心里总会想起那熟悉的人。
古板头
一旦意识到是错觉,却总想回到那个地方找回什么,记忆中的感觉是什么样子,似乎变得抽象了。我站在外头,静静地凝望着老厝,它的残破,它的沧桑,似乎叙述着它走过来的光辉故事,长满的芭蕉叶没有人清除,心反而有点拔凉拔凉。
古板头
夏日的酷暑,人总会找一片清凉之地,树底下的阴凉,恰恰是最好的去处,这便是厝后。尽管小路已布满野草,怀念它,我还是会走过去看一看。
古板头
若要把事情都表达出来,我只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理解是我们长大的原因还是生活的变化,想到过去,我们总会怀念,但回到原点,却找不回那种亲切感,大概,是我们长大了。
原创/立佳棒
转载需原作者同意
关注原创,欢迎转发分享
或许,再过不久,你心中的乡村印象会渐渐地消失,但,不要紧,我的镜头,会帮你记录。可加WeChat :745827065——承接乡村拍摄,视频拍摄,产品拍摄,活动拍摄。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83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