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吉南是一片属于萨满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山峰河流、癫狂和缄默的人,都带着萨满的气质。这条地带夹在沈阳和长春两座政治导向的城市之间,远离哈尔滨和大连两座俄国人修建的国际化都市,成为一片带着茂盛生命力自由生长的腹地。东北是带着神秘主义气息的土地,人们依然保留着对大自然的崇拜,那些成精的动物、出马的仙门、鬼神志怪的故事流传在这片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土地上,人们对此充满敬畏。
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外在张扬浮夸,但如果聊久了,他们会抽冷子来一句深沉到骨髓里的话,俨然天选圣愚。人的气质来自大地,空气与流水中都会带着这片土地祖先的记忆,塑造着人的生长。
在我去探访的这几座城市中,绝大多数的近代老建筑都已经损毁或者拆除了,但这不妨碍我的探访。对于历史探访,证实一座建筑乃至一种记忆的消失与遗忘也是有意义的记录。
铁岭
赵本山把这两座城市的名字带到了全国,人们往往分不清这两个地方。铁岭是个地级市,开原是铁岭下属的县级市,赵本山是开原人,所以他在小品中会说铁岭是较大的城市。
很多人会觉得铁岭和开原是很土气的名字,如果抛开固有印象,这两个名字很有意境。铁岭——钢铁峻岭,一听就是军事要塞的名称,实际上辽代铁岭叫银州,因为在此冶炼银子。
从沈阳到铁岭只需要四十分钟,铁岭火车站周围是铁岭保存尚好的老建筑,但只有寥寥几座遗存。
曾经的铁岭老火车站,在新火车站院内。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1898年俄国人在铁岭修建火车站,当时是一个三等站,比穆克敦站(沈阳站)还高出一个级别。1900年,义和团烧毁了铁岭火车站,随后俄国军队对铁岭进行了军事占领。1901年铁岭站重建并恢复通车,俄国兵营、华俄道胜银行、俄国警察署等开始设立。1905年日俄战争奉天会战之后,俄军无力阻挡日军,破坏了火车站和铁路向北撤离,日军占领铁岭接管了铁路及附属地。
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管理铁岭的铁路附属地,铁岭的日本人剧增。1907年,日本人在被毁坏的火车站原址重建站舍,仍保持俄罗斯建筑风格。1912年,火车站再次遭遇火灾,之后日本人在原址上改变外型重建了火车站。后来由于奉天成为日本人的经济中心,铁岭的日资商业逐渐没落。
现在的铁岭火车站是一座现代建筑,火车站旁边有一座老水塔,再旁边就是当年的老火车站站舍和站长办公室,现在作为铁路派出所使用。这两栋建筑带有明显的俄式建筑特点,站舍是一栋平房,正门凹进去,两边有人字形屋顶,屋檐是绿色的,屋顶是红色的,外墙是俄式建筑常见的黄色墙面白色纹饰。不过这个墙面也是后来粉刷的,在2010年的照片上,只有站长办公室保留了原来的颜色,站舍被刷成了派出所的蓝白相间色。
老火车站旁边的站长办公室
我从火车站客运停车场走出来,在站北街上看到一座外观比较新的俄式建筑,红色墙面绿色屋顶,正门的人字形门廊也是绿色的,招牌是铁道1902饭店。这栋建筑明显是老房子翻新,在老照片上看墙壁更加泛黄,这里是曾经的满铁公寓,满铁的职员们住在这里,解放后是铁路招待所。铁岭火车站前有我见过的最长的性用品商店街区——光荣街,真的是一家挨着一家卖性用品,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南满铁路沿线比沈阳更重要的车站。
曾经的满铁公寓被开发为历史风格的饭店
开原
开原原本叫开元,明初改为开原——开辟原野,开原以东就是长白山区,以西就是辽河平原。开原的命运和铁岭差不多,老照片上的建筑基本都已经不见了,尤其比较遗憾的是,有一些在2000年之后几年的博客中还存在的遗迹,现在去寻找,周围的街区都已经完全不同了,甚至没人能明确说清楚那些房子究竟是何时被拆掉的。
1902年开原铁路附属地归俄国管辖,第二年,俄国修筑了简易的火车站,叫孙台站,站舍早已不在了。1905年,日军占领开原火车站,将孙台站改为开原站。今天的开原火车站是日本人在1929年修建的红砖二层建筑,伪满洲国时期,开原火车站是南满铁路线上的重要大站。这座火车站目前保存完好,和老照片上没有太大区别,红色墙面白色装饰线条非常整齐,有点现代主义风格特点。
开原还保留的一座老建筑是满铁开原地方事务所,是铁路附属地的行政机关。日本取代俄国获得开原铁路附属地之后,制定了街区建设规划,鼓励人们来此定居。由于铁路运输取代了曾经的辽河航运,所以开原的农产品集散贸易兴盛,大量商铺开设。
满铁开原地方事务所,基本上是开原保存完好的唯一伪满洲国遗迹
1937年之后,日本将南满铁路附属地的行政权移交给伪满洲国政府,开原铁路附属地由开原县公署接管,改称为开原街公所。我在开原市内走了大半天,对照着老照片上的建筑搜寻,只找到这一座能确定身份的老建筑。这栋建筑非常显眼,红色墙面,有一座高高的塔楼,塔楼顶端是白色的,一楼正门和墙线也都是白色的。
在开原我除了找寻老建筑,还有一个探访地点——电视剧《马大帅》里面的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范德彪工作过的地方。电视剧已经过去了14年,这里改成了开原市文化馆,一楼成了商铺,门口两个铜像还在,不过由黄铜色变成了青铜色。
四平
开原再往北走,经过昌图县,就到了四平,这是吉林与辽宁交界处的一座城市,吉林省在南满铁路上的南部门户。
四平是二十世纪初随着铁路建起的一座移民城市,起初只是一片荒野,中东铁路南部支线从长春往南,每隔三十公里建立一个火车站,经过范家屯、公主岭、郭家店之后,第五个火车站就是今天的四平火车站,当时叫五站,因为火车站的西边有个老四平镇(这个镇子现在属于铁岭市昌图县),后来更名四平街。
日本接管南满铁路后,将俄国铁路附属地改为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1908年日本人在满铁附属地开辟主干道,火车站周围逐渐形成了商业街区,这是四平的第一块街区。随着铁路的开通,四平满铁附属地街区发展迅速,粮食贸易和交通运输发达,中国地方政府为了争取经济利益,决定在铁路东侧开辟一块新街区,取名新市,也是今天的铁东区,这是四平的第二块街区。
1916年,中国政府修建四洮铁路(四平-洮南),在四洮铁路与南满铁路交汇处开辟铁路局,取名北站,最初与满铁共用一个火车站,两年后建了自己的一个独立火车站。北站建成之后,在火车站西面规划了一片居民区,逐渐形成一片繁荣的商业街市,因为地势低洼又位于四平街北端,因此被人们称为北沟。
如今在仁兴大街往北到新民路的路口,能看到一座爱龄奇医院,医院的体检中心就是1916年建成的四洮铁路局,虽然建筑外墙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但是砖砌装饰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建筑样式。
1916年的四洮铁路局,现在是一家医院,这条铁路曾经与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竞争
在九一八事变前,四平形成了日本人的满铁附属区、当地政府的新市、四洮铁路局的北沟三块街区,卡子门遗址就是在这座铁路移民城市中,中日对峙的见证。
虽然四洮铁路归中国所有,但日本人占据了许多重要岗位,为了防止日本侵占北站站区,铁路局在北站与满铁附属地相接的地方修建了三道平行的卡子门,作为对日本人的防御。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驻扎四平街的日本守备部队开始对四平进行军事占领,在进攻北站时,四洮铁路局的护路警察们在卡子门周边搭建起了防御工事,双方没有实质交火。不过这种局部的抵抗终究有限,三天后日本野战部队进入四平街,护路警察放弃了抵抗。
见证四平铁路爱国战斗的卡子门,建筑本身破败不堪
我找到卡子门的时候,只有一面墙上挂着一块小小的红色牌子写着卡子门遗址,三栋建筑都很破败,窗子用红砖封死,屋顶的红色瓦片也有不少脱落,部分墙面遍布裂缝,四周有铁丝网围栏。网上提及附近有一座纪念馆,我大概找到了地方,但周围一片都在改建中,纪念馆无法进入。
卡子门遗址的标牌很模糊
在四平标志性的英雄广场边上,还有一座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叫四平街气象观测所。这栋建筑建于1933年,由日本关东军气象管理部主持修建,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三层楼房。1946年内战中四平战役的时候,这座楼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部使用。
四平气象观测站
公主岭
公主岭是四平下属的县级市,却是南满铁路线上一座重要的城市,这座城市曾经的火车站级别非常高。1903年,俄国人建成这座火车站,当时叫公主陵站,是一座二等站,日军占领后在1906年将“公主陵”谐音改为“公主岭”。中东铁路建成时,有1个一等站就是哈尔滨,9个二等站是横道河子、满洲里、绥芬河、昂昂溪、公主岭、海拉尔、博克图,8个三等站是一面坡、安达、穆棱、扎兰屯、德惠、铁岭、旅顺、海林。
老的公主岭火车站在现在火车站的北面,我下车之后穿过地下通道走到铁路另一侧,老火车站站舍现在变成了一家种子公司,但建筑本身保存还算完好。公主岭火车站老站舍为俄式建筑,外墙为红色但是后来重新粉刷的,看不到原本的颜色,门窗周围和墙线为白色,门窗口檐部有砖饰,屋顶为人字木屋顶。
公主岭老火车站
公主岭原本叫公主陵,这里埋葬的是乾隆皇帝的三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她嫁给了科尔沁达尔罕亲王第三子色布腾巴尔珠尔,去世后葬在了这里。但对于这座墓是肉身冢还是衣冠冢一直有争议,相传北京东郊的公主坟埋葬的才是固伦和敬公主真身,但根据我在一些博客里找到的记录,守陵人后代的回忆,这座墓被破坏的时候,里面是有遗骨的,博客主人坚信这座墓就是公主的肉身冢。
在公主岭有一座在铁路爱好者中闻名的1903年建成的机车库,也是一座文物保护建筑,是我此行非常期待的一站。这座建筑是中东铁路目前保留最完好的机车库之一,在农业实验场院内,可惜门卫以领导不允许为由禁止我进入,他要求我联系长春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再通过上级机构联系公主岭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我最终无法进入。
俄国在公主岭设立铁路附属区之后,建立了兵营和生活区,日俄战争后,日本延续了俄国的规划思路继续进行扩建。今天这条老火车站背面的街道上有很多俄日建筑,大多是平房或二层住宅,外观破败不堪。只能从屋顶、窗沿、门檐的精美雕工才能看出建筑细腻的审美。这些房子有一部分已经无人居住,基本处于半拆毁状态,非常可惜,特别是俄式木制门檐,完整保存下来的很少了。
我走回老火车站对面的铁北西街,街上有一栋红砖二层建筑,人字形屋顶和白色窗沿装饰都很完好,这是曾经的日本宪兵队驻地。旁边的另一栋二层红砖建筑是曾经的公主岭公学堂,创建于1916年,最初叫公主岭南满公学堂,1931年改为公主岭公学校。公主岭还有一座已经废弃的铁路小学,曾经是满铁职员宿舍,叫做白云寮,是一座二层山字形建筑,现在这栋房子被锁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大院内等待改造。
火车站对面的日本宪兵队驻地
在白云寮隔壁,我意外发现了一栋很诡异的建筑,这栋大楼已经废弃了,外墙绿色玻璃有一半脱落了,正门也被砖封住了。在这座建筑正面悬挂着一个莲花座吊台,台子上是一座观音像,有些瘆人。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这座被称为鬼楼的大厦非常有名,传闻之前总有人在这里跳楼,有人说这里曾经是日军墓地,所以这栋建筑逐渐找不到人接手就废弃了。但仔细想想就知道这个说法不靠谱,这座建筑旁边的白云寮是满铁员工宿舍,周围的街区虽然现在破败不堪,但曾经都是繁华住宅区,日本人不可能把墓地设在这里。
公主岭很多老民宅都在面临拆除和自然倒塌
很多精美的老房子物件逐渐被损毁,没有得到关注与保护
德惠
南满铁路线实际上到长春就为止了,往北就不属于南满铁路范畴了,但由于上次中东铁路探访之旅没有涉及哈尔滨到长春这一段,并且这一段属于事实上的中东铁路南部支线,所以我在此次南满铁路探访中,加进了德惠这一站。
我从德惠火车站出来,一座天桥之隔的铁路线两边分布着截然不同的城区,西面是现代化建筑的新城区,东面是诸多平房的老城区,俄式老建筑主要在东面这一片,也是我要探访的区域。建于1903年的德惠火车站很小,只是一栋平房,黄色墙面白色装饰,都是明显的俄式建筑特征,其中有一栋行李间是二层建筑,有着人字形屋顶和屋檐下的蓝色木装饰,窗边的白色砖砌装饰,保存非常完好。
走到火车站斜对面,我发现了一座淡黄色的二层楼房,这座楼房和火车站是同一年建成的,建筑造型很正,二楼中间窗子有一个小小的平台,房子正面左右最靠边的窗子也有小平台。这座房子曾经是俄国铁路官员住宅,后来又作为日本官员住宅,战后是铁路中学的校舍。如今这座房子已经废弃了,周围空地上都是杂草和建筑垃圾。
这座房子外墙看起来很新,应该是后期粉刷过的,而它后面的一栋房子就特别陈旧,外观显出时代的斑驳感。这栋房子紧挨着派出所,不知道是不是曾经的火车站警察署大楼,房子的屋顶、砖砌花纹和屋檐都是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外墙也可以看出曾经黄白相间的配色。外墙上挂着空调机,应该是一直在使用中,但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
德惠老火车站依然在使用中,周围有大量俄国老建筑被包裹在平房区中
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俄式老民宅,大都分散在成片平房中。为了寻找这些老建筑,我走进狭窄的巷子里,因为巷子太窄,不容易拍照,只能目光越过层层围墙看到斜上方的屋顶——带着明显俄式风格的窗子、屋檐和烟囱,有一些屋檐还有非常精美的雕花保留了下来。这些老房子被包围在层层的平房建筑中,有一些被打通墙体连在一起,根本谈不上保护,但也或许是这样的原因,这些建筑才没有被拆除,而是一直沿用至今。
在民居平房的北面,爱民街和拥军街中间的一条巷子里,有我要去寻找的标志性建筑——德惠东正教堂。1903年,当时德惠地区有超过两万俄国人,筹款修建了这座东正教堂。我在一片平房中找到了教堂,这座建筑是后来翻修的,老照片上墙面似乎是土黄色的,也可能是褪色之后的土红色,但是翻新之后改成了非常鲜艳的红色墙面和白色装饰。教堂有一个钟楼,钟楼四面是拱窗,再上方是一个绿色尖顶,尖顶上有一个金色的东正教十字架。
这座建筑在“文革”的时候被破坏,从老照片来看,钟楼已经损毁了,但教堂主体建筑还在,现在的复原应该是基本还原了之前的样子,只是配色有点拿不准。教堂外面的小院子是锁住的,并不开放,也没有教徒。
德惠东正教堂,被翻新的色彩过于鲜艳了,并且并不开放
教堂隔壁一条街有很多平房,门口用塑料板和塑料布包起来,这些房子都是性工作者们居住的,透过塑料布张望街上招揽客人。从巷子里走出来远眺这座教堂,我突然发现这座房子与周围的房子太不匹配了,显得过于突兀。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155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