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的乡镇,有许多古怪的地名,从字面上看那是“真”“神”“奇”,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大名鼎鼎”的地名背后,都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它们半真半假,亦真亦幻。所以,不得不说,咱们的老祖宗还是很有情怀的。出于对乡镇地名传说的热衷,对部分内容作了整理编辑。但毕竟个人能力有限,整理的不是很全面,还望留言补充。
(篇幅稍长,分批阅读,劳逸结合)
传说,唐朝有个掌管兵权的武将叫姚勤王,是高邮人。此人英勇善战,每次出征都打胜仗,深受皇上青睐。在他掌管兵权期间,没有外敌敢来侵犯,唐朝江山一度太平。后来,皇帝安于享乐,不理朝政,搞得民不聊生。身为忠臣的姚勤王,连连进谏,好言相劝。哪知,皇上听信谗言,给他套了个欺君之罪。姚勤王一怒之下,带领兵马回到家乡。皇帝得知后,大慌,一位奸臣想出一计,叫皇上假意将皇姑许配给姚勤王,趁姚勤王操办喜事之时,疏于防范易于处置。
然而,皇姑早有心上人,不愿嫁又不敢违抗圣旨,送亲的途中,皇姑用金钗将自己刺死。送亲的人不敢走漏风声,直到婚礼的当天,送亲人将皇姑(尸体)送入姚府,趁姚勤王与众手下喝醉之际将其制服,以害死皇姑之罪将姚勤王满门抄斩,又奉皇上旨意在当地一座土墩上建了座皇姑墓(皇姑墩)。周边百姓得知姚勤王被满门抄斩后,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这位大臣,就将姚勤王之所在的村庄取名“勤王村”,又将姚府所在的巷子取名“姚家巷”。
传说早年,南门外护城河边上,住着一家姓张的母女俩,祖传一把好琵琶。母亲原来是个卖唱的,弹得一手好琵琶,因为年老又双目失明,不能再卖唱。独生女从小就跟她学弹琵琶。姑娘长大了,又秀气又端庄,加上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大家就叫她“琵琶女”。每天闲暇,琵琶女就在家草舍门前为父老乡亲弹奏。大伙儿也随意凑上几文,借以帮衬母女俩糊口度日。
有一年,来了个新州官,也喜好弹琵琶,技不如人却总抱怨没有好琵琶。他还有个宝贝儿子,是个好色之徒。州官听闻张家有把好琵琶,派人来买,却被琵琶女拒绝。买卖不成只好强夺。琵琶到手,州官硬是弹不出好声音,气得直想摔坏。谁知宝贝儿子来了,凑着老子的耳朵说了一番。原来这宝贝儿子想要琵琶女做小妾。于是州官派人传令“不愿结亲就抢亲”。琵琶女难以违抗,便对来人说:“得先把琵琶还我,不然我一头撞死”。结果琵琶归还。
当天晚上,月明星稀。琵琶女又在草舍门前为父老乡亲弹奏,弹了一曲又一曲,如泣如诉,大伙越听越心酸,都为琵琶女感到难过。就在这天下半夜,琵琶女怀抱着琵琶跳下了闸洞。打这以后,每当夜深人静,人们听到那闸洞流水,叮咚叮咚的声音,就好像琵琶女在弹奏哀诉,有时闸洞流水发出哗哗的响声,又好像是琵琶女对州官父子那样人的怒吼。人们为了纪念琵琶女,后来就把这座闸叫做“琵琶闸”。
武安的南面有个顾家坝。相传,有一年,此地流行天花,好多孩子死亡。正值清明节,这个地方有个在外做官的人,要回来祭扫,坐着大船经过附近的河道,锣鼓喧天,出天花的孩子受到打扰,病情加重。当地的百姓,请求官员绕道而行,这个做官的却不以为然:“孩子死不死关我什么事!”顾家兄弟得知后,连夜在河道狭窄处,建了座土坝,阻断大船的前行。
那个官员恼羞成怒,状告到县衙,说:“此地刁民故意新建土坝,阻碍朝廷命官通行!”顾家兄弟听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土坝筑得又高又大,还挖来大柳树种在坝上。县太爷来到坝上查看,柳树成荫,鸟雀欢叫,便对那位官员说:“大人,您看着坝不是新建的,是本来就有的,您这诉状还是收回吧。”官员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后来,当地百姓为了感谢顾家兄弟,就把这个土坝取名“顾家坝”。
关于马棚的地名由来,传说还不止一种。一说:公元前223年,高邮境内筑高台置邮亭,公元前220年,高邮境内筑成驿道。驿使途径高邮北部时,往往会适当休息,然后一鼓作气直奔秦邮亭。于是,选了一个地方,拴马喂水,以便养精蓄锐,时间久了,管事的便在此地搭了马棚,马棚也因此得名。二说:明朝的时候,高邮有两个驿站,盂城驿和界首驿,备有驿马近百匹。盂城驿附近虽有马饮塘供马匹休息,但对于上百匹马来说地域还是小了点。于是,便在盂城驿和界首驿的中间地带,设马场、建马棚安顿驿马,此后,这个中间地带就被人叫做“马棚”。
三说:一日,吴山桂带着几匹骏马回高邮探亲,家乡人不常见到骏马都感到稀奇。为了临时安置马匹,吴山桂就在家乡沿运河东岸搭建了一排马棚。附近的百姓一听有骏马可看,纷纷打听骏马在哪,知道的人便用手指着那一排马棚说:“前面马棚就是!”后来,叫着叫着,马棚就成了那里的地名。也有说:吴三桂和他的祖上一直在此地养马,贩马。又因养马、贩马都需要搭建马棚来安顿马匹,于是,此地得名“马棚”。
大运河高邮段,马棚湾一直向北有座六安闸,原名六漫闸,当地人和过往的船民却叫它骚闸子。相传大小民船从这里经过,一定要由妇女掌舵。这掌舵与众不同,妇女要把舵把夹在裤裆里,要敞衣开怀、坦胸露体,嘴里还要唱着春歌,船才能顺利通过,不然的话,船要翻掉。
有一天,一位抗倭的水师将领带着贴身随从,沿着运河北上探亲。他听闻此怪事,又奇又气,心想:自己走南闯北,还未曾见过如此侮辱妇道人家的事。于是,他租了条小船,并让随从扮成妇女,自己在船头点篙,想看看这骚闸子究竟是怎么回事。船快过闸时,水师将领偏不让“妇女”解衣露体。突然,砰地一声,船头翘起老高,水师将领感觉水下有“鬼”,一下跃入水中,想就地捉鬼除妖。船上的随从惊叫一声,慌忙停船。水师将领钻出水面高叫一声“水下有鬼”,又急忙潜入水中。紧接着,船又被一撞,翻了。
随从游上岸,左等右等不见水师将领上来,心里着急。于是,赶紧亮出腰牌找当地官府,兴师动众捞尸,终于在滚石下面把水师将领的尸体捞了上来。这一下,骚闸子的“鬼”露出了原形,原来是当地的武举人吴大老爷暗地在靠近闸子的河里,张了铁索网,设了滚龙石,用索链子通到河边吴大老爷家的“观湖赏心亭”。吴大老爷在此以侮辱南来北往船娘为乐。如有违反,就暗自动锁链,人为造成翻船事故。
吴大老爷事情败露后,被抓到官府问罪,乡民们拍手叫好,从此六漫闸就改叫“六安闸”。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水师将领,就把吴大老爷的“观湖赏心亭”改建为一座将军庙,庙里供奉着那位水师将领。
传说,很久以前,在东墩这个地方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为了儿子能够读书,节衣缩食,起早贪黑干活,儿子也很争气,16岁就中了秀才。但母亲因积劳成疾,三十多岁就离世了,儿子伤心欲绝,抱着母亲的尸体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母亲下葬后,儿子就在墓旁搭了个草棚,日夜守着母亲。
那年夏天,水灾严重,看着母亲的墓被水淹没,儿子很痛心,下决心要给母亲筑个高坟,于是,他拿起扁担大锹,披星戴月,挑泥打土。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时刻不停息,将坟地筑成一丈多高,二丈多宽的高台。就在母亲迁坟至高台的当晚,儿子也因终日劳累长眠于母亲的墓旁。从此,人们就称这块墓地为状元坟,寓意儿子不仅有状元之才,更有一片孝心。因为状元坟与运河脚下古驿站的瞭望台(西墩)相望,于是,这个地方就取名“东墩”。
关于清水潭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古时候,当地有对贫穷的母子相依为命。一日,家中只剩一升米,儿子煮成米饭,递给母亲吃,母亲却舍不得要让儿子吃,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这碗米饭,就这时候,门口来了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老乞丐恳求:“能不能赏口饭”,看着老乞丐可怜巴巴的样子,儿子便把米饭递给了她,老乞丐连三道谢,临走时还给了母子两一个竹筒升子,当时儿子也没在意,随手就把竹筒升子扔在了已经见底的米缸里。第二天,儿子来到米缸前,一看,竹筒升子里装满了米,他把米倒进了米缸,竹筒升子里又装满了米,他接着倒……不一会儿,米缸便满了,这时,母子才明白,那个老乞丐是个神仙。有了这个竹筒升子,母子两并没有自私的占为己有,他们还帮助了很多周边的穷苦人家。
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这事传到了当地一个很贪心的财主耳里,他想方设法地将竹筒升子偷了回来。得到了竹筒升子,财主很是高兴还大办一桌酒席,邀请了当地大小财主想炫耀一番,便在酒席间拿出竹筒升子,说:“看我倒出大米来”,哪知竹筒升子里倒出来的不是大米,倒出来的全是水,而且越倒越多,突然,竹筒升子变大,洪水像排山倒海,不一会儿,摆酒席的地方就变成一个大大的水潭,那些大小财主也葬身在了水潭里。从那时起,民间就传说:清水潭是竹筒升子变的,潭水很清很深,专门惩罚贪心的坏人。
八桥是里下河的古镇之一,旧称“邵伯下河八字桥”,是高邮的南大门。此地关河横穿东西,张叶沟纵横南北,成“十”字形,在镇中心流淌。两条河上东南西北,架四座桥梁,又因镇东、镇西两座桥呈“八”字形,得名“八字桥”,后来简称“八桥”。
传说,这个地方有个官员喜欢养羊,他养了七只羊,就把这里叫做七羊城,还雇了个孩子专门替他养羊。一天傍晚,孩子放羊回来,发现少了一只,那个官员一怒之下毒打了孩子一顿,把他赶走了。孩子回家后,与年老的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割草为生。有一天,孩子出城割草天色已晚,怕母亲在家饿着,又走了好远去给母亲买馒头。馒头铺刚要关门,老板见孩子来了,问:“你怎么这么晚还来买馒头”,孩子气喘吁吁地说:“我出城割草回来晚了,怕母亲在家饿着”。
老板见他是个孝顺的孩子,说:“孩子,你要是看到衙门口石狮子眼睛红了,就赶紧带着母亲离开城”,说完,老板飘飘然驾云上了天。原来老板是神仙,孩子立即去衙门口,一看石狮子眼睛通红,赶紧跑回家背着母亲往城外跑,跑了好远好远。突然,身后一声巨响,六羊城尘土飞扬,地面塌陷,一会功夫就被水淹没了。从此,六羊城变成了茫茫的六羊湖,后来,人们依谐音将六羊湖叫成了“绿洋湖”。
八桥罗庄村(现属金沟村)有个靠金沟河的垛子叫草鞋垛,为什么叫草鞋垛?传说是这样的:从前,当地有个人好吃懒做想发财,就找了个阴阳先生看风水,先生觉得为难不想理睬。那人死皮赖狗,还发毒誓:“先生若是让我发了财,下辈子我养你”。先生没办法,只要答应了他,给他选了块风水宝地。
说来也神奇,没过几年,那人真的发了大财,建了大庄园。他家佣人很多,穿破的草鞋就扔在一个垛子上,慢慢地,垛子上的草鞋越来越多,那地方就成了“草鞋垛”。但是,那个人发财后,待人刻薄,也不履行当初对阴阳先生的承诺。阴阳先生憋着一肚子气,于是,在风水上做了点手脚,那人便一日不如一日,家财很快败光成了穷光蛋,最后只好离开草鞋垛,外出乞讨了。
高邮有三道沟,一沟、二沟还有三垛的五里。
一沟最早称一垛,相传三国时期曹军在与东吴作战时,曾在此地筑过一个土高墩,上有烽火台用于联络,当时称为“一垛”。后来,岳飞在高邮抗金时期,屯兵三墩(今三垛)。一日,岳飞诱敌(高太保)退向三墩方向,在距高邮城10余里处的河边,金兵突然连人带马掉进挖好的沟中惨败,这道沟便是岳飞为金兵设下的陷阱,而此战也为这里留下地名“一沟”。也相传是韩世忠抗金,在此设第一道壕沟得名。
一败之后,高太保不甘心,报仇心切,率兵再次逼进三墩,岳飞胸有成竹,率兵西行迎战,交手后假装撤退。高太保怕重计,先派人试探,过了一沟相安无事,随后率兵直追,哪知在一沟东10多里处,再次陷入深沟,大败。而这第二道沟,便是“二沟”。也相传是韩世忠抗金,在此设第二道壕沟得名。
两败之后,高太保恼羞成怒,又一次率兵出战。岳飞早有安排,依旧先战再逃。高太保两次中计,格外小心,步步逼进。但安全过了一沟、二沟,高太保放松戒备,再次猛冲,在距三墩(今三垛)5里的地方,又一次陷入深沟,兵败身亡。这第三道沟距离三墩5里,便留下地名“五里”,至今仍为三垛的一个村名。
雁冯庄,即今三垛冯夏村的冯家庄。传说,此地原是芦荡荒滩,龟鳖下蛋的地方。大雁、天鹅、白鹅每年都要来此栖息寻食。高邮湖西有位姓冯的猎人,每年都要来到此地捕猎大雁,再到高邮城里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姓冯的猎人日子渐渐好转,就在这里砌房定居。
上梁时,忽然飞来九对大雁,在房梁上一字排开,姓冯的猎人一见,大为惊叹,认为是神雁。赶紧烧香礼拜,祷告许愿。从此,姓冯的猎人不再杀生,改行种田,与大雁和睦相处。打姓冯的猎人种田后,又来了个姓俞的有钱人来到这里,与姓冯的划分地界,圈地雇人种田。从此这里有了冯、俞两大姓,形成一个庄子,因先有大雁,继有姓冯的来打猎,再有姓俞的入驻,于是,人们就把此地叫做“雁冯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总对自己贫贱的出身感到不安,因而时常疑神疑鬼地采取暴行,压制稍有微词的人。传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朱元璋巡游到苏州城,并传旨全城百姓必须挂一盏灯在门外庆元宵。苏州西门有位姓俞的人家,扎了只漂亮的西瓜灯,十分抢眼。
朱元璋一见,心想这不是在讽刺当年马皇后在乡间种过西瓜,于是传旨灭俞家九族。幸好刘伯温头脑清醒,心存怜悯之心,不忍百姓被无辜杀害,于是他暗地通风报信。俞家赶紧收拾行囊,一直逃到高邮三垛北澄子河南岸东部才停留落脚,躲过灭族之灾。由于俞姓家族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村落,这地方便被称作了“俞迁庄”。
三垛有个瓦庄,原来叫蔡庄。这里农民世世代代愁吃又愁穿,更愁无房可住。即使有房,也只是土墙草屋,漏风又漏雨,再看看屋顶,有瓦吗?铜钱大的瓦片都没,竟穷成这个样子。什么办法都用过,最后还是穷,蔡庄的人只好求签问卦。一天,这地方来了个算命打卦的,边走边咋呼道:“算命打卦,求子得子,求财得财。”庄里的人便向算命的先生问卜:“蔡庄哪天转好运?”
算命的先生打了个“下下卦”,故作惊讶地说:“庄后是‘半羊庄’吧?”蔡庄的人说:“正是。”算命的先生又说:“怪不得此地不发财,蔡庄的‘蔡’字一是姓,二是植物名,蔡者,草芥也。想想看,你们能有多少蔡(菜)够‘半羊庄’的‘羊’吃?不够吃,吃光啦,怎会不穷?”
蔡庄的人听后连连点头,便问:“先生可有化解之法?”“有破解之法。”算命先生接着说:“你们庄后场地不是长满了菜吗?蔡者亦菜也。快去砖窑装一船碎瓦来,洒在菜地上,好挡住羊嘴;还有后场北面到‘半羊庄’不是有座无名桥,应取名‘宰羊桥’两者都照做了,贵地不愁不富也。”从此,蔡庄的人信以为真。年年都在场上洒碎瓦,并将桥命名“宰羊桥”,到后来,蔡庄也渐渐被叫成了“瓦庄”。
二沟有个叫马嘶庄的地方。从前,这里有个人在京城做大官。一年,适逢灯节,这个大官骑一匹大马回家省亲。他一回来,就同乡亲们一道赏灯去了,这位大官不仅看灯,还亲自扎了狮子灯,没有丁点官架子。
他的马栓庄中一棵树下,当时,大家玩灯兴致正浓,也不知什么缘故,是没给水喝,还是没给草吃,马突然大叫三声。这里的人不懂马叫的意思,家家户户送来草料,送来水,马儿不吃不喝,又长叫三声。不少玩灯的人都围了过来,马儿才不叫了,原来,这马也喜欢热闹。因为这马长叫,人们就把这庄子称作了“马嘶庄”。
唐朝初年,薛仁贵东征归来,驻扎此地。薛仁贵接到圣旨,说唐太宗不日驾临,亲自为其洗尘庆功。为防止兵骄,克服惰气,薛仁贵仍抓紧练兵。
开头先练马。薛仁贵叫马保儿放马到东面谢家村,然后拨转马头,借此为起点,对马连抽三鞭。被抽痛的马迅速向西奔驰。约到十五里处,马似乎通晓人心,一会儿龙戏水,一会儿虎跳涧,有意讨喜主人,见马儿欢腾得很,薛仁贵心想要是上了战场岂不误了战机,于是待马儿四蹄腾空,薛仁贵跟着飞身上去,一手抓住辔头,又随马落地,猛立马前,将马儿拦了下来。后来,这地方就被称作“拦马庄”。
接着是练箭。薛仁贵心想自己也是弓箭手,为啥能百发百中?一靠眼力瞄准,一靠臂力拉弦。他离开战场多日,休整时怕松懈下来。于是找了个土垛练箭,每发一箭,射程多远,都要丈量比较。若是技艺减退了,他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日夜苦练,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比较,渐渐地那个土垛就成了“较箭垛”。
再则就是练布阵。约在较箭垛东南三里地,薛仁贵试摆了“龙门阵”。此阵曲折迂回,头向南,尾朝北,爪子各东西,如蛟龙般。他设想唐太宗威镇阵中,由他督阵保驾,不管入侵者从哪方冲来,他都能指挥前后左右的兵马。如果碰上强敌,他先护驾出阵暂避、丢掉惊驾之忧,回头上阵杀得更加痛快。传说唐太宗果然是从“龙门阵”南面飞马奔向渌洋湖的,自古帝王称龙,飞马者奔也。因此就把此地叫做“龙奔”。
薛仁贵驻扎的地方有个谢家村,谢家村的四周比别处大,地势好。此地被薛仁贵看中,便把军帐移来。为了更好地处理休整的军务,薛仁贵率领官兵,利用谢家村的庄堤挖壕沟,筑土城,并开凿深井。这天,他穿一身白色铠甲,有人便问:“天下太平了,为何还要穿着戎装?”他回答道:“身为武将,岂能懈志!”正说间,忽见报子来告:圣驾已到。薛仁贵听后,随即卸下铠甲,换上朝袍,骑马前去接驾。从此,谢家村这片区域,随着薛仁贵第一次卸甲,改叫了“卸甲”。
在谢家村的东北,有条五马并行的大路。薛仁贵就是从这条路上去接驾的。走了没有多远,只见前面旗幌宝盖下,赤马红车,簇拥着唐太宗向西南缓行。薛仁贵不敢怠慢,下马步行迎去。在这同时,唐太宗看到了薛仁贵,便传旨停车,也不行迎去。就在离谢家村的一里处,一君一臣相会了。人们为了纪念唐太宗和薛仁贵的君臣相会,就把他们的相会之地称作“君臣庄”。为了省事和简化名称,渐渐改称了臣庄,到后来,又因此地陈姓居多,便索性改成了陈庄。
甘垛,原先叫保民乡,相传在这个地方有个叫于国宝的人。这人有才干又有胆识,名满高邮东乡,地方官员见到都要拜三拜,他对当地百姓更是关爱有加。有一年,京城里的七王爷和八王爷家的两个贝勒,带着一帮人来到这里打猎,见田走田,见庄稼踏庄稼,有个寡妇上前跪着哀求:“大爷,我家的庄稼刚冒头,望你们不要乱踩呀。”话未说完,一个贝勒挥起马鞭对准寡妇就是一顿毒打,还让马匹在寡妇家的庄稼地里啃食。
于国宝得知后,非常气愤,随即向皇帝奏上一本,告了七王爷和八王爷。皇帝见看了奏本,惩罚了两位王爷,夸奖于国宝为民直言,做法可嘉,还减免了当地的税收。老百姓得知后,无不称赞,他虽没有一官半职,却专门为百姓排忧解难,顶碰官府,为老百姓干了实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地方叫做“保民乡”。直到解放后,才改作“甘垛”。
甘垛有个于家村,原名叫于探花村。关于这个于探花,有段传说:“探花”是进士第二名。明朝熹宗年间,苏州府有个叫于志刚(也有说叫于海滨)的年轻人,中了探花,被派到苏州做知府。魏忠贤有个远房侄子叫魏霸,他在苏州横行霸道,强占妇女,无恶不作。一日,魏霸见一少妇穿着孝服(丈夫死去不久)在河边洗菜,长得十分俊俏,魏霸见到了她,三魂已掉了两魂半,色眯眯地说:“好看的娘子,真好看呀,不如同我回家做小吧,何必守寡终身?”少妇一听,吓得急忙往家跑。魏霸哪里容得,叫家奴一哄而上,七手八脚,把这个少妇抢回了家,威逼成亲,少妇宁死不从,跳楼自尽。
少妇的婆母请人写成诉状告到了知府于大人那里,大人当时正是年轻,血气方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畏权贵,秉公处死了魏霸。这下闯了大祸,惹怒了魏忠贤,当时正值苏州一带农民起义,魏忠贤捏造于志刚私通农民起义的领袖,明熹宗听信谗言,下了一道圣旨:灭于志刚九族。于志刚有个同窗好友,在朝中做大官,他不信于志刚勾结农民领袖,就派心腹星夜赶往苏州,提前告诉了于志刚,于志刚得知此事后,认为官场黑暗,尔虞我诈,还不如归隐。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现在的于家村,由于他中过“探花”,加之姓于,因此人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做“于探花村”。
传说,天上一条老龙犯了天规被斩,龙头和龙爪纷落人间。龙头落在了今高邮汤庄地区,每到夜晚,两只龙眼光耀夺人,如同两颗明亮的星星。扬泰两地都看得清晰,实为罕见,于是两地官员多次带人来到今汤庄地区寻找,可惜的是没有实际收获。
但是,官员们对当地河网纵横,水陆交通畅行,鱼米富庶,物产丰富,环境优美,风光宜人,羡慕不已。于是,给其取名“余富荡子庄”,后又因汤姓居多,改名“余富汤子庄”,简称“汤庄”。
传说韩信率军打仗于此,遇一妇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韩信问之,妇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双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韩信感佩妇人之仁,便叫她回家在门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妇人照做,且叫全村人门前皆插芝麻秸。韩信手下遵令不扰门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留下来了,美其名曰“汉留”。
传说,汉留的四异村本是个无名的村庄。村庄的南端有个种满紫杆方竹的“方竹庵”,庵的后院还长了棵奇怪的“枯树”,有枝无叶,但枯而不萎。一天,村庄来了两只奇怪的动物,其中一个长了“四不像”的长相,这动物不吃庄稼,不伤人,单吃农民耕田的铁梨花。村里的一位农民大为恼火,拔了根“方竹庵”的方竹,抽赶这动物,赶至村后的一条河边,这动物撅起屁股拉了泡金屎就不见了。奇怪的是,第二年庵里的方竹都变成了青色圆杆,人们才知道这动物其实是“麒麟”,用方竹赶走了“麒麟”,实在可惜。
另一种动物则是羽毛洁白如雪,红顶高腿的仙鹤。每当晚霞落红的时候,仙鹤就会飞来停落在“方竹庵”的枯树上,顷刻间,枯树就会发出古琴一样的声音,悦耳动听。仙鹤随着琴声不停拍着翅膀翩翩起舞,看得人们如痴如醉。村里有个胆大的人,听说吃了仙鹤的肉会长生不老,于是,就偷偷爬上枯树将其捉住,杀掉吃了。仙鹤被捉杀后,枯树也倒了。
后来,“枯树弹琴仙鹤听,一杆方竹走麒麟”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人们便把“弹琴的枯树”、“跳舞的仙鹤”、“紫杆的方竹”、“吃犁的麒麟”称作“四异”,而这村子也被叫做了“四异村”。
横泾原叫“三郎庙”,故名“四野村”。传说,母夜叉孙二娘曾在此开过黑店,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直到随武松上梁山。孙二娘走后,留下一副人肉磨子被段三娘使用,这段三娘重操孙二娘的旧业,其残忍手段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次,三位武举结伴上京赶考,情同意合结为兄弟,大郎焦大、二郎张励、三郎陈仙。三人路过四野村,看天色已晚便投宿到段三娘店中。三郎陈仙心细,看出端倪,暗示大郎二郎多加防备。入夜,段三娘带领伙计想要杀人越货,三人总有防备,一番打斗逃出黑店。
日夜兼程,到京应试,三人中榜,三郎陈仙得了武状元,后率兵马南下清剿四野村黑店。段三娘闻风慌忙西逃,三郎作为前锋,一路追杀,一枪刺杀段三娘,岂料,段三娘毙命前一瞬间,放出一支毒箭,射杀三郎陈仙。为追念三郎,皇上钦赐重金,建九十九间半三郎庙,后来,四野村也改名了“三郎庙”。
沐家庄位于横泾河两岸,关于它的由来,跟一位明末清初的大将有关,这名大将原叫木英。当时,朝廷命他去南方征战,五行中南方属丙于火,因木怕火,恐出师不利,故在木字左边加三点水改姓沐,以水克火,可以取胜,后果大获全胜,凯旋而归。辞官后,沐英定居在此地,因名“沐家庄”。
横泾的周罗村,古名“落脚厍”。传说,一位孝子梦到神仙指点:村头的石狮子只要两眼发红,此地就会陷下去,变成汪洋。梦醒后,孝子担惊受怕,每日前往村头,观察石狮子是否两眼发红,一连去了几个月也未发现异常。
一天,孝子像往常一样去看石狮子,突然,发现石狮子两眼发红。孝子赶紧跑回家,背上老母亲就往外跑,一直跑到只有几户人家的厍子。回头一看,四周的村子已塌陷成废墟,一片汪洋,只有他落脚的厍子安然无恙,于是,人们就给这个厍子起名“落脚厍”。
横泾有个抄留庄。传说,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路过此地,遇一妇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黄巢问之,妇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双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黄巢感佩妇人之仁,便叫她回家在门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妇人照做,且叫全村人门前皆插芝麻秸。黄巢手下遵令不扰门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留下来了,美其名曰“抄留庄”。
古时候的一天,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一条十分美丽的母龙四处云游,她见到一处临海的地方,草木茂盛,麋鹿成群,繁花似锦,温暖如春,便落脚在这个地方等待足月生养小龙。
数日后,母龙临产时阵痛,把身上的鳞(龙厣yǎn子)滚撒了一地。小龙出生后不久,一天,龙虬先民看到天上祥云朵朵,霞光四射,母龙和小龙腾云驾雾飞向天空。再看看地面,龙厣子闪闪发光,人们从此就把这里叫做“龙裘庄”。因为母龙在这里生养小龙(小龙亦称虬),后来人们又把此地称为“龙虬庄”。
龙虬庄遗址向北,有个老庄台,叫“桑树头”。关于这个“桑树头”有段耐人寻味的传说:从前,这个庄台有对老夫妻,老来得子,宠惯的很。一转眼,儿子十岁了,这孩子虽说长得可爱,脾气却倔强的很,稍有不乐意就乱发脾气,摔盆掼碗。一日,庄台有户人家办酒席,儿子出去玩耍一直没回来,老爷子实在等不及,就独自去参加了酒席。孩子回来后,知道没带他去,就大发脾气,对着老太婆就吼:“老头子不带我去吃酒,看他回来我怎么跟他闹!”,家里的盆碗摔了一地。
老太婆实在没办法,灵机一动,赶忙去里屋,拿了个大冬瓜放在被窝里,还戴上了老头子的帽子。准备妥当后,来到堂屋对儿子说:“你爹喝醉了,在床上躺着呢”,哪知,这孩子去厨房拿了把菜刀,就往里屋走,对着“老头子”就是一刀砍,冬瓜分成两半,孩子以为他爹的头被他砍了,吓得直往外面跑。这时,他爹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邻居,知道此事后,邻居说:“这忤逆子,以后怎得了,捆了扔河里”,三个人捆了孩子,绑在门板上,直接扔进了河里。庄上的人,看着孩子被河水冲走,虽说心里难受,却没人阻止,时间久了,这事就没人再提起。
二十年后,老太婆走了,家里只剩下老头子,穷苦度日。这一年,来了个新的县太爷,得知老头子无儿无女,就给他在衙门里找了个打扫庭院的差事。老头子虽然年老,但是做事利落,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可大门边有棵桑树,歪斜在屋檐下,风一吹,瓦沟里就会落下一摊叶子,累得老头子爬上爬下不停地扫,县太爷看在眼里,但没有吭声。终于有一天,县太爷对老头子说:“老人家,你整天为这棵桑树忙来忙去,倒不如爬上去把树干弄直,树叶就会落在地上了。”老头子忙说:“大老爷,这树长大了哪能弄得直,树要从小育呀”。县太爷连连称赞,“对对对,桑树要从小育,育人也是这样啊”,说完,“扑通”一声跪在老头子面前:“爹,我就您当年那个忤逆的儿子啊!”
原来,当年那个孩子被河水冲走,一对中年夫妻救了他,还认了他做干儿子。从那以后,这孩子懂事明理,发愤图强,金榜题名,做了县太爷。这件事被当地百姓得知后,都说县太爷是本庄的孩子,感到骄傲。后来,庄台上的人也用“桑树要从小育”这句话来教育后人,渐渐地人们就把这庄台叫做了“桑树头”。
龙虬镇的东北角,有个白马村。白马村的由名源于白马庙,关于这白马庙的由来,还有段故事:传说三国时期的蒋济曾驻扎在此地,蒋济有匹白马,非常通人性。一日,此地一位农民不幸落入水中,危机时刻,白马跳入水中,张开蒲扇似的马尾巴,浮在水面,挨着那农民的身子,搭救上岸。农民将此事告知他人, 周边百姓无不称奇赞美。
还有一日,当地的一位产妇难产,急需送往他处救治,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蒋济命人将产妇坐在大布口袋里驼在马背上,并在马脖子挂上一块木牌写上“如会接生者,救人要紧”。白马极通人性,一刻不敢怠慢,腾开四蹄,疾走如飞,还不忘保持马身平稳,以免产妇受痛。疾奔数十里,来到一处人多的集镇,一进镇,白马放慢脚步,镇山上的人被惊动,纷纷过来看稀奇。人们看到马脖子上的木牌,再加上产妇的呼救,才得知内情,赶紧引着白马前往镇上一位大夫的住处,产妇得到救治,母子平安。
后来,前方战事告急,蒋济在战中身亡,白马随着主人的阵亡也不知了去处。当地的百姓为了哀悼蒋济,纪念白马,建造了一座庙。庙里塑起一座蒋济像,还塑了白马像,取名“白马庙”。
龙虬镇有个友谊村,友谊村的老地名叫斗篷沟。相传,太平天国有个将领李大帅,带兵驻扎过此地。李大帅贫民出身,深知百姓的不易,他每到一处,就会定下许多规章,不许欺压百姓,特别是妇女儿童,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一日,此地有个产妇难产,一时又找不到接生婆,急坏了家人。李大帅得知后,询问部下,军中有没有会接生的女兵。一查问,巧了,一位刚入军的女兵正好会这行当,李大帅大喜,立即命令女兵接生,没多长时间,女婴平安落地,母女平安。又过了几日,李大帅放心不下女婴,便带了些补品,去女婴家中探望。一进家门就听到女婴不停地哭闹,再一看,女婴双脚裹着白布,李大帅大怒,当面训斥。说:“缠足是藐视天朝,残害女童的做法!”并喝令脱去女婴的父亲,用大把菖蒲对着光身抽打,以示警戒。这件事惊动了周边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传为美谈,再没有人敢给女婴缠足了。
后来,清兵打来,天京失陷。李大帅兵单马弱,寡不敌众,加上粮草不济,又没有援兵,军中士气低落,士兵纷纷逃散。清兵来到此地后四处搜查,当地的百姓为了救李大帅,给他送来衣服装扮,还送来锄头和篾斗篷。让他扛着锄头,戴上斗篷蹲在南边的一条河沟里。清兵见到,一位是下地干活的农民,李大帅才侥幸逃脱。后来当地的老百姓,思念李大帅,就把那个地方称作“斗篷沟”,后来改作“友谊村”。
龙虬镇有个郭庄村,原名叫大官庄。为何叫大官庄,还有个故事:相传,明朝的时候,庄上几十户人家仅有两个姓:大半姓郭,小半姓王。姓王的一户人家,有个姑娘长得貌美如花,爱上郭姓的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岁,郭家人托媒人上王家提亲,但王家人一万个嫌弃,看不起郭家人,直接拒绝了。郭姓这边就不高兴了,有人出了主意:约来七八个郭姓大汉,趁王家姑娘在河边淘米洗菜时,蜂拥而上,抱住王家姑娘上了船,当夜同郭家儿子洞了房,王家姑娘见是自己的心上人,倒也乐意的完了婚。
王姓这边知道抢亲的事气不过,一纸诉状告到了州官那里,州官认为是家事不予理睬,也未对郭姓判刑。王姓吃了败官司,面子挂不住,就一举搬到了南面的土墩上居住,被人喊成“小王人庄”,后改名“徐王庄”,现为龙潭村。郭姓这边呢,赢了官司,便得意地把庄名改称“大官庄”,就是现在的郭庄村。
龙虬镇有个佛塔村,关于村名的由来有段故事可说:清朝雍正年间,高邮连年洪灾。有一年,高邮又遇大涝,一樽木观音雕像随着洪水飘到了一个村庄,被庄中蒋四老太捞起,洪水退后,蒋四老太修建了一座茅屋供奉这樽观音像,并取名“观音禅林”,此后,求香拜佛者络绎不绝,而这村子也渐渐被人叫作“佛淌村”,缘于观音像是洪水淌来。
蒋四老太归天后,观音禅林由当地的出家人主持,并在禅林的背面修造了地藏庵,终日香火不断,佛淌庄也随之兴旺。宣统三年,第二十代主持觉性和尚圆寂,门人昌智用荷花缸将其封藏在庵前的平地上,并以白矾石建塔,围塔种植松柏一圈,站在庵前远望,绿白掩映,颇为壮观,从此,为了纪念觉性和尚,便把佛淌庄又叫作“佛塔庄”。
龙虬庄遗址向北,有个唐高墩。相传公元618年,隋炀帝奢侈腐化,不理朝政,带官吏宫妃,乘坐大船到扬州看琼花,那时,李渊同四子李元霸借“十八路反王”农民起义的势力,率领兵马,日夜兼程,追赶隋炀帝。不巧途中粮草不济,行军多日,人马疲乏。李渊下令停止前行,兵马驻扎在一个土墩上,七八天过去了,不见粮草补给运到,士兵饿得头晕眼花。
李渊很是着急,正在愁苦之际,忽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河中捞蛤蜊,便走向前去,问道:“老人家,你捞蛤蜊有何用?”老人告诉他可以充饥,李渊喜出望外,辞谢老人。随后,立即下令全体士兵下河捞取蛤蜊,解决了燃眉之急。不多日后,后方粮草运到,军心大振,士气高昂,李渊连战连捷,推翻隋朝,建立了大唐,李渊登基做了开国皇帝,后世称之唐高宗。于是,人们就把李渊当年驻扎的土墩取名“唐高墩”。
唐高祖李渊率领兵马追赶隋炀帝,队伍驻扎在一座土墩(唐高墩),手下的士兵把军中的马匹牵到附近的荡里吃草。当时有几匹马不知什么原因受了惊吓,扬起四蹄狂奔,一直奔到东北角的一个村子。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人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做“马奔庄”。
临泽因东临芦苇泽地得名,此外,它还有个别名“菱川”。千年之前,临泽东部区域地势低洼,形成湖荡,荡里长满菱角,称之菱湖荡。传说,某日乔执中邀约孙觉前往菱湖荡观看日出,太阳升起那刻,霞光普照,鳞光点点,美不胜收。于是,乔执中调侃起孙觉:“怎么样,我家乡菱川荡上的日出,比你的高邮湖美多了吧。”于是,菱川成了临泽的别称,一直沿袭至今。
乾隆年间,临泽有个叫汤诰的财主,在后街买了几间店铺,他一心想把后街铺成一条石头街,于是,准备好银两前往宜兴的采石场购买石头。交易完成后,石头被一块一块装上船只,船到了江边,汤诰让船只靠岸休整。隔了一天,晴空万里,江面平静,是过江的好日子,但是等船只行到江中,突然天色大变,风起浪高,情况十分危急。汤诰见状,赶紧下令每条船卸掉些石头,减轻船身重量,经过一番生死搏斗,江面平静下来,船队安全到达临泽,石头被一块一块的卸到了岸上。
汤诰赶紧安排工匠铺设,铺设期间,汤诰心想:石头恐不够,看来还要再去购买一次。碰巧,石头不多不少,正好铺满一条街。更奇怪的是,石头街铺好后,这石头怎么也数不清,不是二百七十五,就是二百七十六,就是数不准。据说,用心去数的人,回家后都会头疼,身体不舒服,要睡上几天才会好,都说得罪了“神石”。后来,用心数石头的人少了,人们还给这条街取名“神石街”。
临泽的朱盘村有个叫“盘粮亭”的地方,传说,薛仁贵东征时,派船运送粮草到海边,路过此地。恰逢那年,此地干旱,河道变窄,无奈一条大船搁浅在河道里,进退两难。船夫们都在担心船里的粮食受潮发霉,正当船夫们发愁时,军中下令:就地找地盘,筑仓屯粮。粮仓建好后,船上的粮食全部入仓,并有官兵负责看守。
到了第二年,梅雨季节,一连下了几天雨,河道水位大涨,那条大船可以通行。于是,薛仁贵下令将粮食立即装船,囤放粮仓的粮食上船后,经过盘点,颗粒无损无霉变。薛仁贵听闻后大喜,还在屯粮的地方建了个亭子,取名“盘粮亭”,渐渐地“盘粮亭”就成了那里的地名。
临泽的李家田,过去叫三女墓,为何叫三女墓,有一段由来:相传,清兵入关占据北京后,挥师南下,攻陷扬州,屠城三日,血洗淮扬。一股清军占领高邮城时,分兵侵犯临泽,在今李家田附近,看见蔬菜园田里几个年轻妇女,便要抢夺施暴,有三个姑娘奋力挣脱奔跑,清兵紧追不舍,她们跑到子婴河边,奋不顾身地一同跳入河里溺死。临泽人为三女不甘屈辱的舍身精神所感动,纷纷集资,将守身如玉的姑娘,收敛入棺,合葬一处,墓前立碑曰三女坟,岁时祭扫,以慰贞烈忠魂。此后,也将此地称作“三女墓”。
临泽有个丁旺庄,奇怪的是庄上没有姓丁的,那为什么叫这个名?倒有个由来,相传:南宋抗元将领张世杰带兵攻打苏州城,一时间苏州城兵荒马乱,人心惶惶。苏州阊门的一户董姓人家,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跨江来到此地避难。
来到此地后,董氏在此垦荒种地,建立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董氏一族的人口越来越多,便向周边不断扩张,渐渐形成一个小村庄。后来,董氏一族就给村庄取了个名字“丁旺庄”,寓意董氏一族人丁兴旺。
周山有个吴堡,原先叫卢堡。古时候,这里聚居着卢姓和吴姓两大家族,有条南北向的河将这里分为东西两个大庄园,四周围绕着参天的树木,形似古堡。后来,吴姓出了个才子,叫吴真子,传说他左脚金,右脚银,琴棋书画样样精。除了家有良田数倾,在江南还有座木头山,由于这个吴真子,才大、势大、名气大,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了“吴堡”。
周山有个马河村,马河村的由名又源于马泥河。传说,这个地方牛多,马倒是没有。直到有个大户人家,买了匹带着身孕的母马,当年,就生了匹小公马。过了些时间,母马又开始“发情”,但此地哪有成年的公马,没办法,母马只得干熬三年。
三年后,小公马成年,到了母马发情的时候,就让它们交配。这小公马似乎通人性,懂得伦理纲常,就是不愿交配。最后,那家人就想了个办法,用泥涂满两匹马的全身,搞得它们谁也不认识谁,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交配。完事后,洗净马身上的泥巴,这对马母子,看清对方明白了真相,双双挣断缰绳,跳进了河中,淹死了。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马母子的刚烈情操,就将这条河取名“马泥河”。
从前,菱塘与安徽交界处相隔一条深而窄的小河,菱塘在小河的东岸。两岸的人为了交通方便,就在河上搭一座木桥。木桥的东头有两个大塘,长方形的叫公塘,圆形的叫母塘,两个塘年年长满嫩嫩脆脆的家菱。后来,人们把这座木桥叫做菱塘桥。
时间长了,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行走困难。附近集镇上有个姓齐的大户人家,一天,他家的姑娘过桥时,被桥板上的钉子绊了一跤,她想: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有老人小孩被绊倒掉河里呢。于是,她把平时零零星星积蓄的钱都拿了出来修桥,许多人在她的感召下,也纷纷出钱出力,重新建起一座大木桥。到了民国二十年,木桥被洪水冲垮,那条小河也越来越宽,虽然再也没人献款修桥,桥也不复存在了,但“菱塘桥”的桥名却载入了史册。后来,人们把“桥”字去掉,给附近的集镇取名“菱塘”,也就是后来的菱塘回族乡。
送桥镇,原名“送驾桥”,因此地有座桥叫做送驾桥而得名。原先,这座桥为“宋家桥”。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中国过程中,辽东大将冬里不花献关降明,朱元璋赐姓“宋”,并有后代居住在送桥一代,因“宋”姓是皇帝所赐,此地的一座大桥就叫“宋家桥”。后来到了咸丰年间,宋家桥被烧毁。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访,曾路经宋家桥,帮助百姓重新建桥,百姓们感激乾隆,便将“宋家桥”改为“送驾桥”。
高邮湖的西南面,有座叫大营的庄子,村后还有一条操兵坝。南宋时期,金兀术带兵侵犯京口,梁红玉立即调兵迎战金兵。她率领的一路兵马,从淮安南进高邮湖,营盘扎在郭集。这年初秋,陡降暴雨,湖水猛涨,一大片土地面临破堤倒圩的危险。那时,老百姓无能为力。梁红玉看着心急,她想:抗敌要紧,快到手的粮食也要紧。于是,梁红玉下令全体士兵围堤筑坝,她带头脱下战袍,卷起裤管,不畏水深浪大护堤保坝,经过一番努力,粮田保了下来。
暴雨过后,天气放晴。梁红玉便率兵在坝上操练。人们为了纪念,就把这个土坝起名“操兵坝”,把梁红玉驻军的庄子叫“大营”。
相传,在很久以前,高邮湖西山很多,原来的大海也比现在的要大得多。秦始皇统一江山后,得到了一根神奇的“赶山鞭”。这鞭子说来神奇,只要舞起来,一声吆喝,群山就得乖乖地听他的话。秦始皇十分得意,专想着赶山填海。于是,他来到这里,不断挥舞神鞭抽得大小山头纷纷移动,赶呀赶的,最后只剩下一座土山(天山)。
突然,秦始皇看到了一匹英俊威武的白马,就叫手下兵将把驯服当坐骑。手下兵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白马擒住。秦始皇又叫手下兵将调驯白马。白马不服驯教,表现得十分凶悍顽劣,驯马兵将不知死伤多少人也无法将白马驯服。秦始皇看了大怒,挥起宝剑,一剑砍下,白马头应声掉下,落在郭集的一个庄台上,从此,那个庄台就叫“马头庄”。
骑龙村,位于菱塘回族乡的东面。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美女与一条黄龙为伴。美女年轻美貌,妩媚动人,玉帝和天将见了无不动心。一日,玉帝突然带了一队人马闯入美女家中,进行逼嫁,玉帝和美女正在拖拉的时候,西王母得知,怒气冲冲赶来,一把抓住玉帝的胡须,连哭带闹,玉帝怕丑事传出去,只好作罢。这件事发生后,美女心生害怕,于是带着黄龙离开天庭,来到凡间一座美丽的土山(天山)上隐居,逍遥快乐。
但玉帝死性不改,多方打听,终于得知美女在哪。玉帝立即带领人马来到土山,软硬兼施,但美女坚决不回天庭。玉帝恼羞成怒,命雷公电母打雷闪电,美女骑着黄龙赶紧逃脱,美女被雷击中身亡,黄龙侥幸逃脱,但因伤势过重从空中摔落而下,死后与土地化作一体。因为黄龙是美女生前所骑,所以,那个落下的地方就被叫做“骑龙”。
骑龙旁还有一条河。相传,明朝时,大批江南人迁移到江北,一曹姓的人家定居在骑龙,随后又将祖坟——状元墓寝迁来。地方官员安排24亩地给曹家,其中4亩作为状元墓的墓地,20亩用于耕种。但由于土地水源不好,庄稼经常欠收。于是,曹姓人家就从状元墓附近挖条小河沟通向湖边引水灌溉,后来人们称这条沟为“状元沟”。
蔡家港坐落在郭集的郭集村,与邵伯湖隔湖相望。传说这里是蔡邕(字伯喈,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的故乡,他在这里还建了座蔡家庄。由于年代久远,时过境迁,人们也把蔡家港误传为“菜花港”。此外,这里还流传着几个有趣的地名传说:
蔡家港四周有四条沟头,东面的叫东沟头,西面的叫西沟头,南沟头与蔡家港相通,北沟头最长,人们又叫长沟头。传说,这四条沟头直通蔡家庄庄园的四个大门。东沟头通向蔡家庄庄园的东大门,南沟头通向蔡家庄庄园的南大门,河道较宽。西沟头通向蔡家庄庄园的西大门,(北沟头)长沟头通向蔡家庄庄园的北大门。若站在高处看四条沟头,就能隐约看到当年蔡家庄那种大户人家的富有和兴旺景象。
传说,楼一庄是蔡邕和夫人赵五娘居住的地方。它是蔡家庄的重要部分,庄的四周有保庄壕沟,进出人员只有等吊桥放下才能进出。楼一庄还有处叫梳妆台的地方,是当年赵五娘梳妆打扮的地方。传闻这地方是不能随便建筑或堆放杂物的,乱动者可是要遭霉运的。
在楼一庄东面,有块田叫灰堆四。传说,这是蔡家庄倒草木灰的地方,因为蔡家庄人口众多。烧饭时所用的柴草甚多,烧尽后的草木灰需要四亩田摆放。因此一代一代地言传,称这块地叫灰堆四。
瓦砾三紧靠灰堆四,是块约三亩地的农田。这块田地砖头瓦片较多。每次耕翻后,大人就叫小孩拾砖头瓦片,小孩子们还拿着瓦片在水面上擦水花取乐。这块田哪来这么多砖头瓦片,传说是因为蔡家,家大业大,常常不是建房就是修房,备有各种建筑材料。于是,这块三亩地的田就成了蔡家堆放砖瓦的地方,所以遗留的砖头瓦片就特别多。因此,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了“瓦砾三”。
三阳河途径高邮中北部,有两个村落隔河相望。东岸的村庄有座龙王庙,香火旺盛。一日,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经三阳河路过此地,看到龙王庙香火旺盛,也想上岸瞧瞧。怎奈龙船过大,不能停靠庄台的小码头,只好乘小舟靠岸。隋炀帝从高大豪华的龙船上扶手下到小舟上时,由于用力过猛,居然震断一条玉带,隋炀帝大为不悦,恼羞成怒,随手将断掉的玉带扔进了三阳河,沉入河底。
此事传遍了周边,人们便把河两边的村庄称作“震断”和“带沉”。后来,由于时间长久,加之方言和谐音的关系,逐渐被人们叫做了“柘垛”和“带程”。
相传元朝中叶,界首有位姓孙的儒生,在朝中教太子读书。此人足智多谋,常为皇帝献计献策,因此自然受到朝中一些人的嫉妒,特别是一位姓周的大官,与之积怨已久。孙氏暮年,告老还乡,回乡后他一心想找一处入土为安的“风水宝地”。于是,请教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为他寻得一座高墩,位于界首小闸(原先的界首小闸在界首镇南二里铺西的运河堤上)的东面,可作陵墓。
不久,孙氏归天葬于此处,又因此高墩如覆盂,故取名“盂陵”,当时,界首古镇也沿用此名。后来,与孙氏生前积怨的周姓大官来到界首,得知孙氏已驾鹤西去,并寻得一处“风水宝地”长眠。周氏大为不满,于是命当地水利官员将界首小闸北迁(即现址),以此来破风水。此外,周氏还下令古镇禁称“盂陵”,仍用原名“界首”。
相传,道光皇帝国丧期间,生一皇子被视不孝,罪该流放充军。由于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不能罪及皇身,便钦定新科状元戴兰芬替主充军,以维护皇权。戴兰芬乘坐“囚轿”南下,路过界首,被安排到太平街一座大宅休息。
傍晚,戴兰芬散步走至一条小巷,看到巷内十几户人家为一个孤寡老人端水送饭,侍奉汤药,情意甚殷。便问其中一户人家:“乡里乡亲为何对这孤寡老人如此关心”,答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戴兰芬听后,说道:“里仁为美”,回到住处,他挥笔写下“里仁为美”,并题诗一首。后来,人们将“里仁为美”四个题字用砖雕嵌在巷口,并给小巷取名“里仁巷”。
界首镇向南的运河堤上有个涵洞,相传明朝末叶,管理漕运的郭姓官员,沿运河巡视水情来到此地,当时这里还是块荒地,但郭姓官员心中另有所谋。于是,几年后,他辞掉官职,带上所有积蓄来到此地开荒,并广招游散饥民,建房垦地,兼并原有的零散田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郭氏发了财,成了当地的大财主,建了九栋楼房取名“状元楼”,建了座大花园,又在古运河堤上开凿了涵洞,用来引水浇花灌田,涵洞竣工时,郭氏宴请了当时的两淮总督,并请他为涵洞赐名。两淮总督面对当时周边的景致,即兴赋诗一首,随着诗意,落笔写下“看花洞”三个大字,涵洞得名。
文:朱雨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331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