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外形美观,入口鲜香不腻!去尝尝莘县古城镇鸳鸯饼

莘县古城镇鸳鸯饼古城镇鸳鸯饼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古城西街一崔姓族人,根据本地的“卷卷”研制而成。几经改进,发展成为现在口味独特的古城鸳鸯饼。鸳鸯饼在做工上因一大一小上下沾连而得名,主要有肉、素两种。制作者和面后,采用独特地制作工艺,科学地配以五花肉、大葱、香油、食盐、味精、酱油、鸡精粉等调制成肉馅,形成了外形美观,入口鲜香而不腻,口味独特的民间小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莘县名吃鸳鸯饼创新技艺外形美观,入口鲜香不腻!去尝尝莘县古城镇鸳鸯饼

“烧鸡糟鱼鸳鸯饼,牛舌呱嗒小北门”,这句顺口溜广泛流传于莘县古城。鸳鸯饼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自清乾隆年间开始流传,现今已经传承至第四代,鸳鸯饼制作技艺也不断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崔增鸳鸯饼制作技艺。“目前,除了培养第五代传承人张艳红、岳幸外,还将技艺传给青岛、开封、濮阳、哈尔滨等地的学员。”7月9日,莘县鸳鸯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崔增告诉聊城晚报记者。

郑板桥与鸳鸯饼的故事

鸳鸯饼制作工艺很讲究

1742至1745年,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到范县(今莘县古城镇所在地)任县令时,就曾品尝过鸳鸯饼,因其自幼由乳母费氏养大,年幼饥饿之时,乳母常给他买饼充饥,郑板桥尝及鸳鸯饼由感而发写下了诗句:“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

据介绍,莘县鸳鸯饼因成品两两相扣、成对售卖而得名,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制饼技艺,广泛流传于莘县古城地区。莘县鸳鸯饼主要经过选料、原料加工、主料制作、辅料炒制、汁料熬制、馅料调味、面皮精制、造型、古法蒸制共9个环节、21道流程,最终制成色香味美的鸳鸯饼。尤其技艺改进后的崔增鸳鸯饼馅料以精制猪后腿肉和新鲜大葱为主,按照1:1混合,加入秘制香料搅拌均匀,将小麦粉用温水和面,揉成面团,擀好后抻成薄而长的面皮,涂抹少量食用油避免其粘连,在靠近自己的饼皮一端放上馅料,卷至8层,去掉两边多余的面叶,上锅蒸10分钟即可出笼,成品鲜香可口而不腻。

外形美观,入口鲜香不腻!去尝尝莘县古城镇鸳鸯饼

鸳鸯饼作为莘县古城镇代表性美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齐鲁文化,经过历代手口相传,已然成为鲁西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鸳鸯饼融民间人文、美食、典故以及人们的美好祝福于一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民俗文化特征。“观郑板桥故里,吃崔增鸳鸯饼”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促进了当地文旅融合,映射出聊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与繁荣。

第四代传人创新了技艺

技艺还传给了外地学员

外形美观,入口鲜香不腻!去尝尝莘县古城镇鸳鸯饼

自幼吃着鸳鸯饼,闻着鸳鸯饼味道长大的崔增,立志将鸳鸯饼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遂接过了鸳鸯饼的传承重担,成为官方认定的第四代传承人。崔增主张传统鸳鸯饼与现代发展环境相适应,在传统鸳鸯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创新多种风味组合,推出了以鸡蛋和葱为馅料的素锅饼以及香辣鱿鱼、孜然羊肉等口味的鸳鸯饼,丰富了品种,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另外,为扩大鸳鸯饼的传播范围,自2009年起,崔增采用了泡沫箱加冰袋的设计,大大延长了崔增鸳鸯饼的保质期。如今,在崔增的坚持和努力下,莘县鸳鸯饼的工艺、口味和口碑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崔增将创新后的莘县古城镇鸳鸯饼命名为“崔增鸳鸯饼”。

外形美观,入口鲜香不腻!去尝尝莘县古城镇鸳鸯饼

作为鸳鸯饼官方认定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37岁的崔增培养了第五代传承人张艳红、岳幸,先后指导了来自开封的陈宝珠、哈尔滨的李福贵夫妇、濮阳的段期强夫妇、青岛的张国峰等学员,对推动鸳鸯饼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崔增为鸳鸯饼的宣传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村镇到城市,从济南到北京,先后参加了多项展览活动,以及多部央视、省市电视台的专题片拍摄。崔增依靠鸳鸯饼制作技艺获得了多项荣誉,“聊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聊城市名厨委员会委员”“聊城市十佳非遗传承人”等,得到了群众认可,促进了崔增鸳鸯饼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鸳鸯饼,并加入到保护该项目的行列中来。

传承中将实施非遗扶贫

建立小型鸳鸯饼博物馆

谈及今后的传承规划,崔增表示,2021年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每季度定期举办崔增鸳鸯饼技艺培训班,吸引更多人参加,壮大传承人队伍;加大扶贫力度,在莘县周边招收一批当地贫困人员从事崔增鸳鸯饼的制作,对考核通过的学员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022年对鸳鸯饼传统工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原料的加工方法、辅料的配方和调味方法、油脂的加工方法、秘制混合料的配方等加以改进

2023年全面收集崔增鸳鸯饼文字、数字、音像、影像、图片等资料,建立完整的档案,积极保护崔增鸳鸯饼工具、老物件等,建立一个小型鸳鸯饼博物馆,用于展示鸳鸯饼技艺,并提供情景体验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崔增鸳鸯饼的制作过程。2024年在莘县县城选取3个社区作为试点,设置陈列画廊,展示鸳鸯饼遗产项目的历史、发展、保护性传承情况以及传承人参加相关的展演活动,加大项目的传播范围;出版鸳鸯饼图书,并免费向试点学校发放,向青少年宣传和展示崔增鸳鸯饼技艺。2025年积极参加文博会和美食节,加强与其他非遗项目的交流,促进“非遗+”和文旅融合,与非遗美术项目结合,对鸳鸯饼的包装进行美化,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68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