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挖掘少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的五月份,银川发生了一场宁夏安化王叛乱,它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平定,多得了一个叫仇钺的人。这个人厉害了,在《明史》中还专门给他立传!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仇钺是谁?

仇钺出生在甘肃庆阳,原来不姓仇,是镇原一个王姓普通军户的儿子,生得身高臂长,有蛮力。开始时候非常平庸,也就是一个傻小子,后来由于河套之患,明朝廷和鞑靼部落经常在现在的河套地区发生战争,加上家里穷,为了吃饱饭,于是,他也被征入宁夏卫的军队中,开始了军旅生涯。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因为作战勇猛,他竟硬生生地从一个傻不愣登的普通士兵,杀成了宁夏镇驻军的高级将领,武功也越来越高强,并由此成为宁夏都指挥佥事仇理的亲信。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说起来,他是靠斩杀三个虏寇的军功崭露头角的。也凭着这三个虏寇的头颅,得到仇理的赏识,开始了他的辉煌人生。

成化十二年“防秋”开始,明朝廷加紧了对边墙的巡守,仇钺作为巡逻队里的一名大头兵,跟着百户长在赤木口(如今的三关口)巡边,不料和前来偷袭打秋风的鞑靼先头部队遭遇。在敌众我寡的短兵相接里,巡逻队被打散,而仇钺被一记流星锤击中后背,昏了过去。

所幸鞑靼着急赶路偷袭,没有发现他没死,就这样,仇钺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醒来后赶紧往平吉堡跑,不料,在贺兰山口却被落在后面的三骑鞑靼士兵发现,追赶了上来。

鞑靼士兵骑着彪悍的蒙古高头大马,穿着鞑靼部落特制的棉甲,在后面慢悠悠追着,手里拿着弓箭,散乱地向仇钺的身旁射去,嘴里不断发出瘆人的吼叫声,仿佛在戏弄一只临死的野兽。

狩猎一般的场景,仇钺此刻成了他们眼中的猎物。他也够狼狈的了,身上套着一件血迹斑斑的破烂红色鸳鸯战袄,手里拿着一把瘆着寒光的雁翎刀,有些慌不择路的感觉。

实在被追急了,他血气上涌,好不容易看到一片树林,他一个箭步,跑到树林里,背靠着一棵大树,挑起雁翎刀,转身对着这几个鞑子怒吼了一声,眼睛里一丝寒光闪过,身上自然而然地迸发出勃勃的一股杀气。

跑是跑不掉了,他决定要和这几个凶神恶煞的鞑靼士兵拼命。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这三个鞑靼士兵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了,见到仇钺如此举动,纷纷哈哈大笑起来,狞笑着翻身下马,从马鞍子上取下各自的兵刃,向仇钺慢慢靠近,并且不时的用兵器挑逗着仇钺。他们觉得这个新兵蛋子就是他们的一个乐子而已。

仇钺一边慢慢后退,抵着大树,一边用眼睛死死地盯着这几个鞑靼士兵。忽然,他发现了一个破绽,趁着这三个鞑靼士兵还没有把自己围起来时,一个快步,将手中雁翎刀向中间的鞑靼士兵的脖子上劈砍过去,可怜那个鞑靼士兵轻敌,还没反应过来,一下就中招了。血喷老高。

与此同时,一个侧身,闪过右边的鞑靼士兵狼牙棒致命一击,一个旋转,绕着那具没倒下的尸体,对着躲避喷出来血的左边那个鞑靼士兵,雁翎刀再次挥过去。等那鞑靼士兵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因为仇钺的臂长啊!又一刀毙命!

不得不说,仇钺的求生欲望让他的反应力也变得异乎寻常。

等手拿狼牙棒的那个鞑靼士兵再次挥砸过来时候,仇钺已经绕到树后,一下就砸到树上,树皮四溅,力气惊人啊,仇钺马上贴身肉搏,要知道,狼牙棒是长兵器,近身交手可使不上威力,几回合下来,竟然让仇钺得手了。鞑靼士兵眼睁睁看着狼牙棒重重地砸在地上,一团血迅速浸透了胸膛,真是死不瞑目啊!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这里说说什么叫“防秋”。

古代北方草原每到入秋,天气渐寒,叶黄草枯。作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北方游牧的民族“不稼不穑”(说白了就是懒,或者没有种植庄稼的手艺),一到秋天,无所收获,老本都吃光了,等到冬天,牛羊羸弱不堪食用,又无稻谷存粮,而长城以内的广大农耕为生的地方至秋日则牛肥羊壮,谷熟粮丰。

所以,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每至秋日,往往南侵,越过长城边墙,大肆掳掠牛羊物以备冬用,因而边地经常发生战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边军特加注意警卫,这就称为:防秋。

唐代诗人高适就有“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的诗句,《旧唐书·陆贽传》中也有“又以河陇陷蕃以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的记述,可见防秋由来已久。

至明代,东起大同镇,北到宁夏镇的贺兰山之间的广大地区,无疑是“秋防大道”,因为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能修筑边墙、城堡以为防秋之用。

凭着三颗鞑靼头颅和三匹蒙古高头大马,仇钺回到玉泉营,一跃升任百户长,随着后来的一次次英勇战斗,在尸山血海里打滚,军功累加,成为宁夏都指挥佥事仇理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并深得仇理喜爱。

后来,会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

在古代,过继是大事,仇钺为了升官,连祖宗都不要了,这也是他后来被诟病的原因之一。他给自己起名叫仇钺,因为仇理是江都人,故钺自称江都仇氏。他给自己起名叫“钺”,是因为“钺”这个兵器显得霸气,而且他本人就是使用双钺。

弘治年间,他在赤木口大破来犯的鞑靼军,署都指挥佥事。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正德二年,在三边总制杨一清的举荐之下,擢宁夏游击将军。这个游击将军在边地权力很大,统兵勇三千,驻守玉泉营,由于经常和鞑靼交战,他率领的这三千军士可是骁勇之士。杨一清也没想到,他的这个安排,竟然在平定安化王之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以说,安化王叛乱得以迅速平定,仇钺居首功!

正德五年五月十二日夜,朱寘鐇起事后,被叛军扶立为主,呼之为“老天子”。他令孙景文传檄(声讨文书)告谕各边镇,“同举义兵,共讨刘瑾,以清君侧”,行靖难之举。

又派人召驻边防御鞑靼的副总兵杨英、游击将军仇钺,共同参加举事。杨英不从,所部军队溃散,杨英单骑由王宏堡(今永宁望洪)逃往灵州;

仇钺这时兵驻玉泉营,他也知道,如果动手反抗,就他玉泉营的那三千兵力未必就能攻下宁夏城。叛军兵锋正劲,胜负还是未知数,不如假意投靠,既保存住实力,又降低了叛军的警惕性,然后找个机会再计算。

于是,他佯装答应,率兵入城,一进城他就交出兵符令箭,对外宣称受了惊吓,卧病不起,其实,他暗中接纳游兵壮士,积蓄力量,准备与河东明军策应。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在得知陕西总兵曹雄率兵驰赴宁夏,大军云集灵州,而叛军因为粮饷不济停顿下来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决定设计将宁夏城内叛军调出一部分,削弱叛军的守城兵力。不得不说,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其已经变成了一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他先是以退为进,明知道安化王忌惮他握兵权,自告奋勇请求提兵请战,打退陕西镇的来军。

安化王果然中计,因为他十分清楚,在起事当夜的生日宴上杀了宁夏总兵姜汉之后,仇钺应该是宁夏边军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将军。而且,玉泉营那一支军队仇钺已经经营了多年。 若是让仇钺带兵上前线,以仇钺在军队里的威望,到时候反戈一击,虽说未必就能拿自己怎么样,也未必就能打进宁夏城。可宁夏的局势就会立即变得不可收拾,别说去关中甚至进京,就连宁夏一地也控制不住。

于是,安化王当即借口将军抱恙需要歇息,拒绝了仇钺的请求,但是,他看重的是仇钺的领兵能力,知道他也精通兵法,就问他有何良策退敌。

仇钺说:“如今我军缺饷,士卒不安。若是强令军队过河迎战。虽说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可士气不高,未必就能战而胜之。主动出击乃是找死。好在陕西镇军远来做战,乃疲惫之师,兵力处于劣势不说,一应给养都要从几百里外的陕西镇运输而来,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拿下我宁夏,粮草一旦短缺,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所以,敌军利在速决,而我军则可以紧守黄河渡口,以待时机,时间对我军是有利的,综上所述,这事不能急。大王可命周将军(周昂)速带大军守住各处渡口隘口。末将以为,只需半月,敌人必然溃散。”

一番看似推心置腹的言语,让安化王心动了。而且仇钺还继续阴安化王一把,说王爷不是缺钱吗,不如让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这些皇室宗亲各人拿出上万两银子助王爷清君侧,创造义举。

安化王果然中计!拿到皇室宗亲的赞助后,派何锦、丁广亲率3000名部众到河岸设防,城中只留周昂率少数人守卫。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五月三十日,朱寘鐇率叛军官员出南门社稷坛祭天,派人叫仇钺前来参加,仇钺照常称病,于是周昂登门探视,结果被仇钺派卫兵埋伏击杀。

随后就更精彩了:

仇钺立即披甲仗剑,全副武装,哪里还有病态,一副威风凛凛的老将姿态(时年五十二岁),上马出门,带领100多名亲兵直扑安化王府,来个瓮中捉鳖。执杀孙景文等文武官员11人,擒获朱寘鐇及其子朱台溍等同党多人。

接着假传安化王之令,命防河叛军何锦、丁广等返城。同时派人将安化王等人被擒的消息密告何锦部下将领郑卿,令其击杀何锦。郑卿也是一员虎将,先前在仇钺手下多年,他率所部兵马击杀叛军众多人,何锦、丁广等人脱身败逃,叛军群蛇无首,大溃,四散乱逃。郑卿率骑兵10人一直追出贺兰山,在阿拉善左旗地界将何锦、丁广等人擒获。

此时驻守河东的曹雄、杨英等率军进入宁夏镇城。仅18天,安化王之乱就被平定。而这个时候,朝廷的平叛大军都尚未集结完毕。

事后,仇钺被朝廷封为咸宁伯。宁夏人为感谢仇钺在平定安化王之乱时,“不扰兵戈,不劳馈饷”,建生祠祭祀他。

(祠在如今的西门富宁街口附近,万历年的“宁夏之役”被毁!)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20,正德五年,救银川于水火的那只老狐狸

如果不是仇钺,银川城恐怕会成为一片焦土,贺兰山也会在一次目睹惨剧的发生。所以,要感谢他啊!

待续,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明朝银川那些事系列之二十一》!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3894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