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刘忠将军的女儿在撰写父亲的展览期间,遇到了刘亚楼将军的女儿,她说在福建省龙岩市的“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里有刘忠将军早年捐赠的一本“抗日军政大学笔记本”,她建议刘忠将军的女儿去复印一份,说“里面一定有你想要的东西”。
刘忠将军笔记本首页
在这个笔记本中,女儿才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父亲的一生……
刘忠将军刘忠将军1906年出生在著名的将军之乡福建上杭才溪。刘伯承评价:“长征,刘忠功不可没!”
刘忠将军刚刚出生的时候,家人给他取名刘永灿,小名“太平”,希望他可以一生无灾无病,能够平平安安过日子。
然而生逢乱世,这样的期望却是无法实现的。
家境贫寒的刘忠并没有过几天好日子,后来在伯父和舅父的资助下,只念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中途辍学。为了生计,他12岁就开始当起了泥瓦匠,受尽了工头的打骂、欺压和屈辱。
偶尔回家的时候,母亲看着骨瘦如柴的儿子,都抱着他痛哭:“儿啊,我们家太穷了,只能让儿子吃这种苦。娘相信,儿会有出头之日的。”
很快刘忠的机会来了。
1927年,南昌起义军南下,经过上杭,见识了起义部队的所作所为之后,刘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是穷人的队伍,才是自己的归宿。
才溪乡组建了农民协会,刘忠报名了,回到家,父亲劝说他:“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刘总却说道:“我家祖祖辈辈都受地主豪绅的压迫抬不起头,现在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还有什么可怕的?”
1929年,刘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中央五次反围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1934年,中央决定开始长征,刘忠接到命令,担任第一军团司令部侦查科长。在整个长征时期,刘忠带领着侦察部队,一直走在了整个红军的前面,他们深入敌区探察前进的道路,为后续部队的前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
他们突破封锁线、强渡乌江、巧取遵义、四渡赤水、奇袭小相岭、进占越西城、智过彝民区、夺占晒西关、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通过大草地、突破腊子口、攻夺吴起镇,被誉为长征“尖兵”。
一路征战下来,一路记载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也一路记录着刘忠将军的赫赫战功。
1940年11月,刘忠调任抗大第六分校校长。1942年2月,又调任129师386旅的副政委,5月护送邓小平去中条山开辟革命根据地。他掩护着邓小平等人在中条山里辗转了20多天才冲出了重围,保证了邓小平等人的安全。邓小平笑着说道:“你这次护驾有功啊!”
刘忠右二
之后,刘忠历任太岳第二军分区政委、第二军分区司令、太岳军区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第62军军长。
刘忠率领62军转战华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重创了胡宗南军团,歼灭了马步芳、马鸿逵所部,参加了成都战役和西昌战役,歼敌7万多人。
解放之后,刘忠又历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等职。
不过不久之后又被调回了自己的老本行—教育家。
刘忠将军5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有30多年是投身于人民军队的教育工作中,为培养部队精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川西军区抽调60军、61军、62军各一个师组建一个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正当刘忠整装待发的时候,一封中央军委的电报打乱了他的计划:令调刘忠为陆军大学校务部长,立即到职。
刘忠特别希望可以去朝鲜作战,并不想去学校,为此他去找了贺龙、邓小平,又上北京找了聂荣臻、罗荣桓,请求去朝鲜作战。
不过萧克却告诉他,这次是刘伯承元帅点的将。
刘忠不敢怠慢,急忙前往南京报到,刘伯承一看到刘忠,高兴地说道:“刘忠同志,到了好,就差你这一脚了。”
1957年,刘忠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后又改为兰州军区副司令。
就在他准备赴任的时候,命运再一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他突然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让他暂时不用动。
原来,刘伯承再次点名刘忠随他前往北京筹建“北京高等军事学院”。
刘伯承是这样说的:搞剧团要有梅兰芳那样的名演员,办院校要有一支高水平的领导干部和教员队伍,刘忠同志该留给我筹建高等军事学院。
很快,刘忠就接到了周恩来总理签署的新任命:刘忠为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
1969年刘忠参与了新合并的军政大学的筹建工作,并担任第一副校长。
1979年,73岁的刘忠正式退休,步入了晚年生活。
1983年,刘忠被检查出了肺癌,经过放疗、化疗,他硬是通过治疗和锻炼,最终战胜了肺癌。
刘忠将军厉害的还不止这一件事。
1985年中秋节,他突发脑溢血,手术后他深度昏迷了整整16天,但是还是坚持了过来。
刘忠将军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即使是最困难的三年,他还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专程回乡,解决了家乡父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困难。
2002年,他在去世之前,还依旧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嘱托女儿将存存折上面的2万多元捐给家乡……
刘忠将军这英雄的一生离不开他有一个英雄的妻子。
刘忠将军的夫人叫伍兰英,是有名的红军女战士、双枪女八路。
1916年,伍兰英出生在四川广元苍溪县三川乡伍家坪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伍兰英的幼年过得异常艰苦,她3岁丧母,4岁丧父,成为了孤儿,后来由哥嫂抚养。
哥嫂向地主租田耕种,由于收成不好,付不起租子,最后将7岁的伍兰英送去干活抵债。
年仅7岁的伍兰英在地主家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还经常遭受毒打。
转眼之间,伍兰英14岁了,为了躲避毒打,她逃回了家中,哥哥一看妹妹被毒打的伤痕,顿时伤心不已,想到了自己的姐夫袁镜,说道:“你逃了出来,地主很快就会追上门的,这年月穷人都活不下去了,咱就一起逃吧。”
伍兰英
兄妹二人逃到了昭化城,投靠了袁镜。
袁镜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他的家虽然不是秘密联络点,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很快她就从中看出了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了。
机敏的伍兰英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却被人认为是一个革命的“好苗子”,就推荐她做了地下组织的秘密通信员。
1932年,因出现叛徒,她的哥哥与姐夫壮烈牺牲,她也被敌人盯上了,她在逃跑后加入了红四方面军。
开始的时候,她被分配到了宣传队,后来得知只有妇女独立团才能上前线的时候,便主动要求加入独立团。
1935年,伍兰英转入独立团,先是担任排长,后升任连长。
剪去长发、束好绑腿、背起步枪,与其他女战士一样,刻苦训练,时刻准备打仗,等过雪山的时候,她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双枪了。
1937年,伍兰英已经21岁了,她所在的会计学校40多个同学都已经有了对象,只有她还单身,战友们便将刘忠介绍给了她,刘忠性格开朗,做事干脆利索,过了一段时间,两人便结婚了。
当人们问她怎么爱上刘忠的时候,她回答道:“他虽然老实巴交,但会打仗。”
1937年,刘忠用27块钱买来的山药蛋、苞谷面操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第二年,伍兰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是孩子在出生不久,就在伍兰英的背上急行军时夭折了。
1940年冬天,伍兰英有了第二个孩子,她负责留守后方照看30多个孩子。当时的后方物资匮乏,为了这30多个孩子,伍兰英拿出了自己孩子的保育费,结果其他孩子都有吃的,她自己的儿子却没有了吃的,最后因饥饿而死。
1942年,伍兰英有了第三个孩子,这个孩子乖巧可爱,386旅的叔叔们都非常喜欢她。
1946年春节刚过,孩子就病倒了,伍兰英不顾刚刚生产3天的孩子,在大雪中去寻找医生,刘忠听到消息之后也是急忙骑着马去找医生,等找到了医生,这匹马也倒下了。可惜由于当时缺医少药,第三个孩子依旧夭折了。
一连失去了三个孩子,刘忠与伍兰英的伤心是难以形容的,他们都很少会提及自己的几个过世的孩子,也许就是怕撕开身上血淋淋的伤疤。
但是这样,他们还是又牺牲掉了一个孩子,将自己对孩子的感情托付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抗大三团的会计甄子明、李金雪两人要前往华中,可是李金雪刚过生下了孩子——甄怀志,就在夫妇二人为难的时候,伍兰英主动找了上来,要他们将孩子留下来,寄养在当地。
吴兰英经常前去照看这个孩子,一次她过去看甄怀志的时候,甄怀志已经满身褥疮,瘦得皮包骨头了。
伍兰英赶紧将孩子带到了自己的身边照顾,一面用保育费抚养,一面自己节衣素食的用津贴照顾他,还用自己儿子的名义送去读书,直到甄子明过来领孩子。
甄怀志
刘忠将军与伍兰英夫妇在10年间接连失去了4个孩子,直到第5个孩子才健康成长。
他们将对所有孩子的爱都奉献给了后面的几个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们,而是更加严格地要求他们。
刘忠将军常常教育子女:“一个人一生不能做坏事,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好。”
刘忠夫妇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他要求孩子们在生活上不准特殊,学习上要刻苦认真,只要有机会,刘忠就会带着子女儿孙回福建上杭老家,亲自为儿孙们讲解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史。
为后辈们讲解才溪革命斗争史
虽然,刘忠夫妇先后失去了5个孩子,但是他们剩下的6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都非常的争气,而他们在革命年代收养和照顾的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都成了栋梁,见到伍兰英的时候都会亲戚的称呼一声“刘妈妈”。
1982年,伍兰英在临终前,紧紧握着丈夫的手,深情地说道:“我先走了,三十年后我们在马克思面前重逢。”还叮嘱子女们:“热爱祖国,好好做人。”
20年后,刘忠将军也在北京逝世,追随夫人而去。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602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敖汉下洼的王三虎世家
下一篇:小说强化练习(4)乡土文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