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大于年”,“三十儿的火,十五的灯”,这是豫南老家的古语。正月十五“送灯”上坟,这是豫南老家特有的习俗,已传承600余年。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给祖先“送灯”的习俗,传说起源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儿时的正月十五是最难忘的。晌饭后,全家换上新衣服。父亲重操多年未显身手的篾匠活儿,砍竹子、披竹条、削灯签、扎灯笼。最受欢迎的是摇头摆尾的鲤鱼灯、活灵活现的兔子灯。惟妙惟肖的狗狗灯照旧是弟弟最喜欢的,因为弟弟属狗。至于属猴的我,最大的愿望当然是能拥有一个猴子灯。可父亲的篾匠活儿技术实在不敢恭维,每每总是扎好了拆、拆了再扎,终究也不怎么像猴子。

母亲会拿出平日里总也舍不得吃的糖果、花生、芝麻封,摆上果盘。一边看着我和弟弟疯抢着果子,一边把芝麻封、饼干送到年迈的奶奶手中。

我和弟弟则帮着糊灯罩,与其说是帮忙,实则是捣乱。浆糊抹在脸上、衣服上、锅台上、母亲的围裙上、父亲做好的灯罩上、奶奶的灯芯绒帽子上。时不时父亲手里的竹条会不疼不痒地敲在头上,哭一阵、笑一阵。母亲心疼地摸着弟弟的头,嗔怒着父亲:“今天过十五,不能打骂孩子…”

那灯罩红的、黄的、绿的、蓝的…孩提时的记忆里,这是最绚丽的色彩,总也看不够、玩不够。

奶奶坐在火笼旁,烤着火,时而嘴里嘟噜着:老了,牙掉了,不中用了,芝麻封也吃不动了…

等一切收拾妥当,父亲便提着竹筐,装上灯罩、灯签,和香、蜡、纸、炮。我和弟弟两个跟屁虫带上心爱的狗狗灯、四不像的猴子灯,跟着父亲浩浩荡荡来到10几里以外的宗氏祠堂和祖坟。母亲则留在家准备晚上的吃食。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元宵节当天的午饭后,路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送灯”人

宗氏祠堂和祖坟因为离家十几里,父亲有空时会来巡查一番,平日是由一户刘姓人家帮着照看的。每年来送灯时都会去他家拜年,想来是拜谢其帮助照看祖坟之谊,父亲则亲切地称呼其户主为“老表”。农村人朴实厚道,老家有句老话:“来的就是客”。父亲的“老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我和弟弟两个做“表侄儿”的照例奉上1斤白糖、1袋饼干等拜年的物事,照例会被问起诸如多大了、几年级了、考了多少分等无聊且不甚欢喜的话题。只含糊了几句,便逃之天天了。

给父亲的“老表”拜完年,终于来到祖坟旁。父亲变得严肃起来。第一件事,要考核我和弟弟是否记得清祖坟的位次,哪个是我的老太巴(父亲的太爷)、哪个是父亲的爷爷,总之相当的繁琐,记忆中只有父亲和姑奶奶能说得清。然而对于我和弟弟来说,这却是必修课。这是父亲对于我们最严厉的考试,没有之一。用父亲的话讲:“这是家族的根,任何时候也不能数典忘祖”。好在,儿时的我们记忆力尚好,都能对号入座把祖坟的位次说得清楚。淘气的弟弟偶尔会故意说错、张冠李戴一番,自然引来父亲一顿责骂。

每每这个时候,父亲的表情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庄重、严肃。而此时,敬畏祖先、敬畏历史、敬畏自然之情便在我们的心里油然而生。现在想来,孔夫子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抵应如此吧。

接受完父亲的考核,就开始正式地送灯了。先压坟头纸,再依次插蜡烛、插灯签、插灯罩、点蜡烛。点鞭炮,这是孩子们最喜欢而又有点害怕的差事。弟弟貌似胆大一些,捂着耳朵,点着了鞭炮,再点着烟花,烟花是必须有的。老家的风俗,鞭炮越长、震得越响,意味着后继有人、人丁兴旺。如今,由于环保部门的要求越来越严,逢年过节已经不允许放鞭炮了。

在热烈的鞭炮声、烟花声中,父亲虔诚地双腿跪地,在祖坟前挨个点燃纸钱。父亲嘴中念念有词:“老祖先,老太爷,老太奶,他爷,他奶,今天过正月十五,来给你们送灯。希望你们在天之灵,保佑全家老小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喷嚏不打一个…保佑挣钱的四季发财,出门的平平安安,上学的学业有成,在家的万事如意,保佑…”父亲在每个坟头多添些纸钱,又唠叨几句,再添些纸钱,再唠叨几句。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按家乡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给娘家的祖坟送灯的,只有儿子、媳妇儿才可以送灯

终于来到我爷爷奶奶的坟前,“恳求保佑”之类的话说完后,父亲用几乎命令、不容商量的语气嘱咐道:“他爷,他奶,你们要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保佑你们的孙子孙女、重孙重孙女顺顺利利、一切如意!”此类的“重话”,父亲要重复N多遍。料想,爷爷奶奶在世时,父亲是万万不敢用这种语气的。说完,父亲严肃的眼神望着远方,很久。那眼神里,分明是虔诚,是希望,是责任,更是慈爱…

父亲嘱咐完爷爷奶奶,恭敬地磕上几个头,并监督我和弟弟磕头。小时候调皮,磕头时姿势不严格、数量不够、态度不严肃、嬉皮笑脸,这些都会成为父亲训诫的由头。长大后,给祖先磕头已成为我和弟弟的自觉行动,且每次都有磕不够的感觉。想必,恳求祖先多多保佑,这种传统思想,已经在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祖坟有人送灯,意味着“后继有人”

至此,隆重的送灯仪式终于结束。回去的路上,父亲意犹未尽,讲起了本家祖上的传奇故事:“当年,本家的一世祖如何拖家带口从外地逃荒而来,如何如何在饱受本地人欺负后终于立足,在打洋人(抗击日本鬼子)时宗氏族人如何如何英勇顽强献出了几十条人命,三年自然灾害时本家祖上连续饿死多人,当年祖上的七兄弟如何如何团结一致、威振四方等等..."至于宗氏“忠厚传家永,嗣贤如文光"的宗派字,则是父亲每次都会提问的内容,也是我和弟弟无论如何也不敢忘却的。

此时的我和弟弟,经历了送灯仪式上思想和灵魂的洗礼,仿佛突然长大懂事一般,已然收起孩童的调皮淘气,变得规规矩矩,和父亲一样庄重严肃,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从心底升华。

如今,我和弟弟已长大成人,有了子女。迫于生计我一直漂泊在遥远的西藏,能和家人一起过正月十五团聚的时候屈指可数。弟弟也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经常侍奉在父母身边。可无论如何,每年过元宵节,我都会让儿子、侄女留在家里,跟着老父亲一起送灯、上坟,听他讲宗氏祖先的传奇故事。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电话里嘱咐父亲对他的孙辈们严加管教,督促孩子们牢记祖训。

老家正月十五给祖先“送灯”的习俗,就这样从祖辈那里一代代传承。关于宗氏祠堂、本家祖先的传奇故事,也就这样一直口耳相传。儿时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对于远在他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有根可依。这份乡愁,也越发的浓烈…

漂泊异乡的游子,这份乡愁源于老家正月十五“送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给祖先“送灯”上坟,是精神的寄托,是亲情的呼唤,是对乡土的眷念,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的归宿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690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