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对于晚清来说,自来水是一件很稀罕的“舶来品”。不过,从1879年大连通了自来水以后,上海、天津、长春、青岛、哈尔滨、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陆陆续续地开通了自来水,过上了“龙头一开,清水就来”的生活。

不过,作为清朝的都城,北京一直没有开通自来水。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是因为北京不缺水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北京位于北方地带,常年降水量很少,比较缺水。紫禁城里的皇室每天从玉泉山上取水,用水车运回紫禁城使用。普通人们的饮用水只能靠井水解决。

可是,北京城内外大多数水井里的水含碱度高,水质硬,无法作为饮用水使用。只有极少数水井打出的水清冽甘甜,能够作为饮用水。这些水井被圈起来售卖——于是大街小巷出现了一种专门卖水的店铺:井窝子。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由于井窝子的老板和送水的工人大多数是山东人,北京还流传着一首诗:“草帽新鲜袖口宽,布衫上又著磨肩。山东人若无生意,除是京师井尽干。”

清朝末年,随着北京城市的日趋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对水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人口和饮用水的缺口越来越大。

其实,当上海、天津等城市开通了自来水后,农工商部也曾经筹备引入近代供水设施,在北京开通自来水。可是,这需要一大笔资金,也没有懂行的人来具体操办,因此就无疾而终。

1907年,直隶总督袁慰亭奉命调入京城,担任军机大臣。慈禧太后因此京城经常发生火灾,询问处理办法:“防火有何善政?”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当时,天津早已开通自来水,自来水不但能够用于饮用,还很方便灭火。袁慰亭便根据天津的经验,回答:“以自来水对。”

慈禧太后深以为然。

1908年3月,清廷批准了农工商部请求在北京开通自来水的奏折,并任用周学熙为总办(总经理),全权负责。

周学熙,字缉之,生于1866年,是安徽至德(今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人。周学熙的父亲叫周馥,曾经做过李鸿章的幕僚,官职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周学熙16岁考中秀才,26岁考中举人。按照这种进度,要考中进士得猴年马月。于是周学熙选择了一种“捷径”,花钱买了一份官职,进入官场。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周学熙的父亲与李鸿章关系很好,因此他很快就被李鸿章招来,帮助办理洋务。周学熙最初任职开平矿务局会办,第二年就升任为总办(总经理)。1901年,周学熙创办了山东大学堂,并亲自担任首任总办(校长)。1905年,周学熙出任天津道,兴办了天津铁工厂、滦州煤矿公司、天津造币厂等一系列洋务企业。

周学熙是一名洋务派干将,办事能力非常强。他虽然不懂自来水,但凭借多年创办企业的经验,很快就提出了筹建自来水公司的《大概办法》。《大概办法》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批准后,周学熙选定了自来水公司的办公地点,启动了两个自来水厂(孙河水厂和东直门水厂)的建设,并着手在城内外铺设自来水管道。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以前农工商部筹备开通自来水的计划功败垂成,主要是因为缺乏资金。现在周学熙照样面对这个难题。周学熙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向公众发行300万股,募集资金。由于京城老百姓早就受够缺水的苦头,此时踊跃买股。只用了3天时间,30万股全部卖出。

有了钱,好办事。周学熙只用了22个月,就完成了京城的自来水工程,于1910年2月10日向公众开通自来水。

上世纪初北京开通了自来水后,为何老百姓不敢喝?

当然,对于京城的许多老百姓来说,自来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他们将自来水称为“洋水”,“洋水”从水龙头出来时会伴有气泡,他们以为这是肥皂水,不敢喝,“喝了会死人”甚至“断子绝孙”。同时,井窝子的老板又百般刁难,使得自来水的推广困难重重。

怎么办呢?周学熙一方面在京城的《爱国报》《白话报》等报刊上刊登普及自来水知识的文章,向公众宣传自来水方便、卫生;另一方面,又采取免费、降价等手段,让更多民众尝试使用自来水。

在周学熙的极力推广下,自来水逐步进入京城的千家万户。曾经垄断了京城饮水行业的井窝子,最终被浩浩汤汤的历史所淘汰,永远地消失了。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854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