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段雪玉 汪洁

制图/杜卉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编者按】

明清时期,惠州盐业经济进入繁盛阶段,一批地方盐商相继崛起,并随着盐业扩张成为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其中,淡水邓氏家族通过承办东江盐务起家,其族裔子孙亦官亦商、相互辅助,书写了一段赫赫有名的盐商家族传奇。时至今日,惠州个别地方还能找到淡水邓氏家族祖屋,邓氏后人惜存族谱,铭记先祖业盐起家、掌控东江盐务百余年的辉煌往事。

淡水邓氏家族的兴衰浮沉,俨然就是半部东江流域盐业生产运销史。本期《惠州文脉》依托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人民政府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盐业课题调研报告,并结合文献史料、专家采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追溯惠州沿海地区盐业生产扩张与传奇盐商家族崛起壮大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陈丽媛)

【壹】明清时期归善淡水墟 乃是东江食盐转运枢纽

2019年1月,调研团队赴平海调研,于平海城东门外西元村盐埠头发现一本《惠阳淡水邓氏族谱》。族谱名称中的淡水显然不是指淡水场,而是惠阳区的淡水街道,历史上称作淡水墟,也是宋代盐场场署所在地。根据这本族谱的记载,大亚湾(文中界定为今惠州市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宝安区之间的海湾,下同。)盐业从生产到运销是清代以后东江盐务的重要构成,湾区西北部的淡水墟将淡水、碧甲、大洲诸盐场(栅)的生产与盐商、税课的运作紧密地连在一起。

如前所述,宋代淡水场的场署应当在淡水,明代以后才迁至平海。这一说法提醒我们大亚湾区早期盐业重心当在西北湾区以淡水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几千年前,大亚湾西北湾区海滩“伸延至淡水的桅杆岭、墩头围一带”,海上渔民因寻找淡水到此地而得名。宋末这里小市集称上圩,后改称锅笃(乌)圩。另一种说法是“传说晋朝时候淡水已有圩集”。不过有史记载则在明代,明嘉靖时期“归善之市……曰淡水墟”。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归善县的淡水墟除承担圩集功能,还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东江食盐转运枢纽,盐法志称小淡水厂。大亚湾区的食盐经海运至淡水,统一于此掣验,再溯东江水系运抵各处盐埠。清乾隆时期规定“惠州府属一州九县俱运销场盐”,江西省“(赣州府)安远、信丰、龙南、定南俱运销广东惠州府场盐”。如惠州府归善埠“场引船赴平海、碧甲等场掣配,由平海港出大星汛,至墩头赴小淡水厂,交官贮仓,领程筑包,经惠粮厅点验,过浮桥抵埠。程限三十五日。”其他如龙川埠、连平埠、永安埠,以及江西省赣州府信丰埠、安远埠、龙南埠、定南埠皆按此转运规定,赴小淡水厂点验,再各按程限通过东江水系抵达盐埠。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两广盐区在废除推行七十余年的官帑收盐后,改行纲法,在省河一百五十埠为局,推十人为局商,外分子柜六,责成局商运配各柜。原设埠地,悉募运商,听其就近赴局及各柜领销,此为改埠归纲。嘉庆十七年(1812年)再次改纲归所,裁去局商,于埠商中之老练者择六人经理六柜事务,组成六柜总商,省城总局改为公所,此为改纲归所。省河六柜包括:中柜设于三水,北柜设于韶州,西柜设于梧州,东柜设于小淡水厂,南柜设于高州府梅菉镇,平柜设于廉州府平江口。民国实际沿袭清后期六柜运销格局,其中东柜即为后来的东江盐务局。

【贰】承办东江埠务 邓氏成为淡水大族

清代至民国小淡水厂承担了惠州府和赣州府食盐转运枢纽的重要职能,那么小淡水厂是否有盐商的经营?幸运的是,《惠阳淡水邓氏族谱》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管窥清代东江流域大盐商之一斑。

《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重修本,收藏于平海城东门外西园村盐埠头邓姓村民。据邓先生介绍,他的祖先在清朝由惠阳淡水迁来,在此设立盐埠头,是帮政府收盐税的。该谱首列《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重修邓氏族谱后跋》《重修族谱字派目》《重修淡水邓氏族谱后跋》《续编邓氏族谱序》《邓氏重修族谱序》等六篇序言。首篇序言由晋王羲之撰,第二篇后跋、第三篇字派目由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邓瀛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撰。

比较重要的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淡水邓承宜撰写的第四篇后跋,清晰勾勒了淡水邓氏由大鹏营迁入的历史:“吾族聚居淡水数百年于兹矣。族谱所载,利生公于前清初叶由惠州至大鹏城营盐业,旋迁至淡水,因落居焉。溯利生公生奕富、奕贵两公,奕富公迁观音阁,而世居淡水者为奕贵公。我奕贵公生四子,腾龙、云龙、兆龙、从龙四公。自是支分派衍,继继绳绳至于今日。计全族老少男妇达千人,惟其中或迁居惠州,或侨居南洋,移居稔山、平海。考诸族谱,多付阙如。甚且聚居淡水间,有未曾登载。承宜等有见及此,爰为作一次之修辑,凡我利生公奕贵公一脉相传之后嗣子孙,悉分别男妇名字、姓氏详加增订,志在得一淡水邓氏之完备族谱,斯则修订之本旨也。是为跋。十八世裔孙承宜敬撰。1932年冬。”

第五篇序言写于1996年,集体撰写。第六篇序言写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拣选县正堂第九房裔孙邓彬撰。是故六篇序言(派目)除引王羲之源流序外,其余撰写于道光时期和当代1996年,表明淡水邓氏族谱首修于清代后期,重修于民国,新修于1996年。其序言作者邓瀛、邓彬和邓承宜是淡水邓氏重要代表性人物。

邓氏谱称入粤一世为南宋进士文渊公(九十三世祖),游潮州府程乡松口,因爱其山水,遂举家迁至松口铜盘桥琵琶铺开基立业。文渊公生九子,在粤开枝散叶,故俗称九子公,会医术,也称太乙老人。入粤第十一世祖维翰,于万历戊午(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科乡试卅六名举人。顺治己丑年(顺治六年,1649年)委惠州府长宁县教谕。是为邓氏入清以后有科举功名之第一人。

邓氏十二世祖邓枌,偕三子由嘉应州到惠州归善县,遂家于县城。其子十三世祖邓利生由归善县城移居于新安县大鹏城。正是邓利生子十四世祖奕贵公,于康乾时期由大鹏城迁居归善县碧甲司,“属淡水镇,创建拔子园老屋。公生平孝友慷慨,乐善好施积德。承先创业,裕后承办东江盐务,商名时宜,是为乔迁开基。”康乾时期迁入淡水的奕贵公作为开基祖,生四子:腾龙、云龙、兆龙、从龙,长次之间生一女出嫁,是为淡水邓氏四大房:长房、三房、四房、五房。四房之下又派衍出二十三分支。此后直至民国,淡水邓氏通过承办东江埠务,不仅成为淡水大族,也成为晚清民国东江最大盐商之一。其后代子孙相继于晚清民国百余年间承担东江埠务、充任两广盐政要职,清末民初交游孙中山、廖仲恺等广东政要,是晚清民国广东地方横跨政商界的地方大族。

【叁】族谱记载邓氏家族 代际房系成员业盐事迹

谱载,三房云龙公“自幼佐父创业埠务家务,极其繁剧,悉一手综理所为”。云龙公长房重润公嘉道时期“赞助叔父兆龙经理”东江埠务,重润公二子十七世祖伦斌“己酉科中式本省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拣选知县”,其第六子十八世承愭公“光绪辛丑年选岁贡生。宣统己丑年被选广东咨议局议员,辛亥年任惠阳县县长,民国元年授两广盐政处总理”。“民国成立,奉委为惠阳县县长,旋升充广东盐政处总理,改良鹾政,自由配运,一税收数倍,当道每举以风示僚属,其于国计民生裨益不少”。伦斌公脉系十九世邓启诚于民国二年(1913年)“授大洲场场长”。

重润公三子伦琛“中式己酉科本省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其曾孙廿世邓立云“民国九年(1920年)充两广盐运使利深缉私舰舰长,十一年(1922年)调充江澄缉私舰长”。重熙公子十七世祖伦升公,“道光癸卯科本省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举孝廉后以会试不第,即捐知府衔回乡,总办东江盐务,拓先人旧业,宏鹾制新猷。于是家成巨富,筑蔬香圃花园以自娱”。伦珠公脉系廿世邓洪“民国二年(1913年)奉委广东军法处员。七年(1918年)授惠潮梅督办署军务处处长,旋充福建永定县知事。九年(1920年)任广东财政厅金库长。十年授潮桥盐运副使。十一年(1922年)任粤军总司令部总参议长”。廿世邓靖“民国二年(1913年)两广盐运使缉私舰长。七年(1918年)署吴川县虎头岭警察署长。十年任潮桥盐务查验局局长”。伦秀公脉系十八世祖邓承宜“民国二年充香安盐务督销兼缉私委员。五年代理广东淡水盐场知事。八年(1919年)任福建漳浦县产烟苗委员。九年(1920年)任潮州广济桥缉私局局长。十二年(1923年)充琼崖全属盐务总办。十八年(1929年)充惠阳第二局治安委员会主席兼惠阳自治筹备员”。邓承宜即族谱序言作者之一。

淡水邓氏三房云龙支二系十九世邓怀彰“因与廖仲恺、朱执信、黄克强、赵声、邓铿请于游,得晤孙中山先生于香港,遂加入兴中会,致力排满运动。旋受密令返乡编练民团,以树军命根本实力。创办坤德女学校,使清廷不致生疑。设惠工织造工司,集合党人机关,凡此大端,进行最密,非局内人鲜有知者。布置妥帖,出与党人谋进取。辛亥(1911年)三月廿九日,广州之役,公参与焉。宣统三年(1911年),武汉革命军与公同乡率民团响应,出师之日身殉国难,而东江革命健儿归邓铿领导,直扑惠城。清提督秦炳直降,全粤因而底定”。其兄弟邓宝渠为“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六门缉局利安缉私舰舰长”。

淡水四房兆龙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值海氛不靖,出身禀请招安洋匪,捐备需数以巨万,并给资散归生全无数,功德在民至今传诵”。其子邓文典“由大学生加捐盐大使,分发山西补授河东西盐大使,历署东场盐池巡检”,后殁于山西官署。

淡水五房从龙公长子邓文焕,生活于乾隆、道光时期,“由国子监加捐盐知事,分发两淮,历署丰利、草堰场大使”。文焕十八世孙邓承修,号铁香,名声最著,“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第一百一十九名举人,加捐刑部郎中朝考御史。总办秋审学内廉监试官,考试八旗教习场内监试官,考试内阁中书会试稽察磨勘官,甲戌科殿试分卷官”。“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侵越镇南关,却敌后,钦差为中越勘界大臣,议约全权大臣,争回权力不少,让诰授通议大夫,告老还乡,在惠州主讲丰湖书院,设尚志堂以经史理学辞章课士子,于淡水设崇雅书院而崇尚风节,树之风声,一时士风丕变。”著有《语冰阁奏议》若干卷,《清史稿》列传二三一有传。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淡水邓氏四房后裔业盐事迹,表明其子孙于清后期至民国时期连续以科举出仕,不仅充任两广军政、盐政要职,甚至任官山西、两淮盐政,更重要的是百余年间牢牢把持东江盐务,遍涉碧甲、淡水、大洲盐场场务、盐商埠务、缉私等要职,成为对清后期至民国大亚湾区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大族。

至此,惠州沿海盐业调研可做总结。广东大亚湾毗邻珠江三角洲,如果说宋元时期岭南盐业生产中心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那么明清以后中心转移到了广东东部海岸线上,尤其是大亚湾盐业生产,清至民国时期成为两广盐区的高产之区,有着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

宋元时期,大亚湾盐业以淡水场命名,但生产地域史载不详,其重要性不如珠江三角洲。明中叶以降,随着广东西部、珠江三角洲盐业生产衰落,大亚湾盐业生产开始起飞,淡水场署也转移到平海。两广盐区的生产重心开始向这些沿海地区转移。清康熙时期,通过官帑收盐改革和盐场裁减、增置,政府厘清广东盐场的生产区域,重新建立起对高产盐场的严密管控。大亚湾淡水场因此析出碧甲栅和大洲场(大洲栅并入),这一格局直至20世纪下半叶都没有太大改变。

大亚湾盐场盐栅所在的村落,有着多元的历史过程。明后期以降,淡水场署迁至平海城东门外,标志着此地是淡水场的生产中心。清代淡水墟邓氏家族代际房系成员维系食盐经营,以及历任地方盐政职官,表明清代东江流域食盐运销实际由地方大盐商家族垄断。

【文脉走访】

“铁面御史”邓承修重视教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淡水邓氏经营盐业起家,家族后裔亦官亦商名噪一时,是惠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邓氏家族后裔子孙数量众多,人才辈出,其中名声最盛的便是“铁面御史”邓承修。

「惠州文脉·风物」盐商家族邓氏显赫一时

据载,邓承修(1841~1892),自号“铁香”,归善县(今惠州惠阳区)淡水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历任监察御史、鸿胪寺正卿等显赫官职。据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介绍,担任监察御史时,邓承修不避权贵,以直言敢谏倾动朝野,被誉为“铁面御史”。

邓承修既是清末名臣,又是惠州文化俊才,著有《语冰阁奏议》及手写遗诗一卷,是惠州市唯一一位被《清史稿》列传的历史名人。离京归里后,他投身家乡教育事业,不仅主讲于丰湖书院,还创办崇雅书院,亲任山长,为乡梓育教人才。

记者了解到,邓承修故居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办事处红星社区上拨子园街,至今保存完好。据载,故居建筑建于清末,是在邓承修辞官还乡之时,由慈禧太后出资建造而成。邓承修故居由两栋房屋、回廊、庭院等组成,大门上方镶嵌一石匾,匾中间篆刻“壶园”二字。2004年,邓承修故居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邓承修铁骨铮铮的一生,惠州市惠阳区政府于2013年拨款对壶园进行了全面的恢复性修缮。2015年,壶园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持续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打卡。

【学术论坛】

古淡水场场署迁址沿革引文史专家热议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近来,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人民政府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撰写的盐业课题调研报告引起业界关注。调研报告提出,宋代淡水场场署尚设在淡水,至迟明嘉靖时期已迁至平海城东门外,这一过程是大亚湾地区盐业生产扩张的结果。

对此,惠州本地文史专家何志成补充提出,清康熙初实行迁海,原设立在平海的“淡水场盐大使署”为此曾一度内迁今淡水镇,此地遂形成较大的集镇,名为“淡水墟”。

据清代两广盐运使《卤政备览》载:“归善县属之小淡水,地方商人邓时宜承办埠务,历年已久,递年认拆引盐五万三千余包,应完秋冬正饷银二万一千三百三十二两一钱三分六厘,按月分派呈解。”何志成认为,此段文字记述了晚清光绪二年,居住在今惠阳淡水的一个盐场承销商,一年就上缴饷银2万余两,除说明当时盐税盐利之可观外。同时也间接说明今淡水在清代称为“小淡水”,以区别原来在平海的“大淡水”。

另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平海所在归善县东南二百里平海山下,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置守御千户所,属碣石卫。本朝康熙四年裁,九年复设,四十二年又设游击驻此,雍正四年改设参将。东有淡水盐场。”入清后顺治十八年,清廷加强海禁和颁布“迁界令”,命令广东沿海东起饶平,西迄钦州的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界外不准居住、不准耕种、不准捕鱼,违禁者格杀勿论。何志成提出,原设立在平海的“淡水场盐大使署”,正是为此而内迁至如今的惠阳淡水,此地遂形成较大的集镇,名为“淡水墟”,不久碧甲巡检司署亦迁入淡水墟内。

据何志成考究,康熙二十二年朝廷诏复界,“淡水场盐大使署”又回迁平海城内(载光绪《惠州府志》卷七),此地保留“小淡水场委员署”于圣堂村(载光绪《惠州府志》卷七)。至咸丰初年,淡水圩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城四周筑有城墙,长3150米,设东门、烧炮台门、猪行门、河坝下门、木莲桥门等,奠定了现在淡水镇的历史城区整体格局和风貌。而清代之前原在平海之淡水,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被世人遗忘。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905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