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无知。在稍大点知道有祖先这回事,是大约十一二岁。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我跟在爷爷后面走在去地里的路上,我突然问他,我们的祖先是哪里的?他回过头来,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微曲着点眼睛,怔定了片刻,估计想不到我会问这么突然的问题。有点茫然地说,祖上传下来我们是从东边的新寨南建安那边搬过来的,还有个三兄弟的说法,但至于是三兄弟都来的的西建安还是去的三个地方就不知道了,还有具体的年代,他也不太清楚。
当时是九几年,我老奶是1900年生人,尚在世。我所知道的是我的老爷是挑着煤油篓子在四村八乡贩卖煤油的。想当然的以为可能就是我老爷的父亲或爷爷那辈来的吧,那正是清末,不正是一个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流民四野的年代吗。便再无深究。
直到2017年底,通过最美祁县认识了瓦屋村的郭瑞刚,瓦屋村郭姓也是大姓,他有他们的郭姓神帜资料,他们的一世祖叫郭思问,他正在考究他们的郭从哪迁来。他知道西建安郭姓也是大姓,并且实地来考究过和他们是不是同一个祖先,但并没有考究出来。还告诉了一个令我震惊的信息:我们村的家谱还在,并且他看过!再细问,才知道就在我一个本家团成伯伯家。这时候我想起来我们这尚在的辈分最大的就是我们尊称为龙老爷的已在祁中退休的郭绍贤长辈了,听我爷爷讲过,他的再往上一辈是原来我们郭姓家族的族长,他应该知道些什么吧,便相约郭瑞刚哪天去拜访下。
于是在2018年春节过后,我和郭瑞刚拜访了住在旧祁中宿舍的龙老爷家。老人已90多岁,只能通过笔纸交流,在他大儿子建平爷爷的帮助下交流得知,老人生于1928年,曾用名郭致英,毕业于黄埔军校21期,毕业时分配于川军61军182师,此时已是解放战争末期,入军不久便全军起义改编为解放军,任军训参谋。后来经历了政治运动,运动完后回原籍在祁中教授英语。
老人的说法也是西建安的郭姓是从南建安新寨那来的,具体年代不知道,至于瓦屋郭姓,他不清楚。顺便提一句,在2019年4月份与朋友的聊天中,突然得知老人已于4月初溘然长逝,顿时怅然。
于是在2018年我村农历二月十三赶会时,我在团成伯家看到了我原本以为没有的家谱,通过家谱才知道,立谱第一世是在明朝末年,再往以前的家谱因李自成攻打祁县,十室九空,已毁于战火,只言世居西建安。根据史料,李自成攻破祁县是在1644年,所以家谱应该在1644年后几年立。现存家谱是同治11年(1872年)由十四十五十六世修订。我这辈是21代。后于1999年续加,但99年续加的由于仓促,有不少名字错误之处。原来我的祖先最迟在明朝已经在西建安这块土地上耕耘收获,繁衍生息了。
在赶会当日和我二舅的闲谈中,他突然说了一句瓦屋的郭姓和我们的郭姓是一家来。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说法。
就这样,在2019年初,我突然想到,如果在祁县东边的南建安新寨也有这样的说法,两边能对上的话,这个说法的可信性就非常高了。
于是在2019年的3月初,我开始联系新寨南建安那边的人,看这些地方有没这个说法。
因为我身在榆次,并且从未去过南建安新寨也没有那边认识的人,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问了下最美祁县群古县乡的王淑颖,看她有没有认识的南建安新寨的人。王淑颖是个热心人,她有一个古县乡村会计的群,给我推荐了新寨的郭素强,南建安的郭应昌。本来在介绍以前,我还有点忐忑,素不相识,人家会不会理这些闲事。但一看到都姓郭,就不由得有种亲切感。所以就先在微信上联系起来。
郭应昌,1965年生,是一位养蜂人。他说在八几年他父亲生病时,请一位岗上的百岁郭姓老中医来看病时,告诉过他,岗上南北建安新寨瓦屋郭姓祖先是同一个老人,都是从牛家庄搬出来的,而牛家庄的老祖是从陕西渭南来的,具体的年代不知道。西建安的他没听说过。这个老中医已经去世了,我想能找到他的后人,估计知道的会更多吧。
找到这条线索,又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岗上村长的郭志刚,他对这些了解的不多,但他知道他们村的郭绍先比较知道这些老事情。郭绍先,1941年生,是五保户,电话联系了几次,老人耳朵不太好,无法沟通,又没有微信。因为我不在祁县,所以让我弟弟去了一趟岗上,他去了一趟,家里锁门,也没找到人,无功而返。
所以在2019年4月24日,我又和我弟弟赶中午驱车去了一趟郭绍先家。去时正是深春,一路山花烂漫,绿荫夹道。满岗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梨树。我们到时老人正吃午饭。老人住的是一处已经非常破落的独院,但还是可以看出以前是非常讲究的房子,原来老人的父辈爷辈解放前在祁县太原开商铺的。通过交谈得知,他所知道的是,岗上郭姓是从牛家庄迁出的。岗上立村,是四个兄弟郭雷郭朝郭华郭楚立的村,后来才有其他姓的搬入,他是十六代,他们的名字排字是正茂柱尔如(荣)绍志润锦昌。原来岗上的家谱文革时候焚毁了。他对于西建安和瓦屋的郭姓不清楚。他这些也是从一个老中医那听来的。最后他推荐了一个人,魏润堂,文革时期是祁县的一位领导,受到过批斗,说是老中医的女婿,他可能知道,在贾令。
于是我联系了在贾令工作的同学,让打听魏润堂,过了几天,得到的消息却是可能已经去世,听此,心里一沉,这条线索可能就断了。过了几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最美祁县群发了一条消息,问谁有魏润堂的信息。
真没想到的是,最美祁县群真是一个万能的群,热心的群友有告诉我知道他大儿子在祁县酒厂工作的,有说可以通过工作关系帮助找的。
其中有位网名叫微尘老康的群友,是贾令人,本名康育著,热心的告诉我,魏润堂的妻弟就在贾令,并且热心的到他家给我问询了魏润堂还活着!顿时感觉柳暗花明,又看到一丝希望。说他现住在榆次,并且给我打听到了住址。
因为我就在榆次,原来费劲的找了半天,就在身边!于是在一天的下午四点多上门拜访。当我到他家时,老人正在睡觉。他家人说他老家是武乡的,估计不知道这些事,等了一会也没醒,让我把要问的事情写到一张纸上,留了个电话。直到现在也没回话,老人不知道还是没问不知。(老人已于2019年辞世)
就这样,这条消息途径又断了。过了几天,突然想到,既然作为郭先生的女婿会知道,那么他的儿子肯定更应该知道这些事啊,于是又通过贾令的康师傅搭线,选了一天去拜访郭先生的儿子郭昌福。
2019年5月3日,我和弟弟在康师傅的引领下拜访了郭昌福老人。通过交谈得知,前面所言的岗上百岁老中医就是其父亲。贾令人尊称郭先生,本名郭荣富,1896年生,1992年去世,享年97岁,是贾令本地有名的老中医。17岁从岗上到贾令的一个中药店先做学徒,后学得医术,在贾令成家立业。遗憾的是,作为他的儿子郭昌福老人却没有听郭先生说过祖先的这些事。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但通过交谈,知道老人一家父慈子孝,兄弟谦让,良好的家风让我们很受感动。
在此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个叫牛家庄的地方。于是我和弟弟在2019年5月24日去实地拜访,看看能有什么样的收获。
提起这个隐藏在祁县南边茫茫群山中从未去过的村庄,我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在《射雕英雄传》开篇中,杨铁心和郭啸天渔猎耕种隐居的牛家村,书中写到,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而最美的却是冬天,一旦下雪,就银絮飞天,琼瑶匝地,四下都是白茫茫。而他们隐居在此的最大原因却是“这里人情极厚”。正在胡思乱想间,车已经驶出了北建安相对平缓的道路。过了一条大深沟的水泥桥,开始进入大山中,路开在半山腰,极窄,感觉仅容一辆车通行,真不敢想如果对面也开过来一辆车该怎么错行。两边的风景也因为山势陡高而变得有些壮丽起来。就这样心惊胆战的走了四五公里,到一岔路口,一条路继续向群山深处蜿蜒,一条小路直下山底。岔路口还有一处已经废弃的建造于90年代的一排两三间的教室。导航显示已经到达了牛家庄。路太陡,车是不可能开下去了,我们只好驻车步行而下。
下到谷底的路,虽然已经硬化出来,但却是陡峭的很,不可信步,只能曲身弯腿小步而下。走了将近五六分钟才走到村庄入口,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居住的也没有几户,很多房屋已经坍塌,无人打理,比小说中的牛家村还更加的破落。只碰到一对已经搬迁到城里回来小住的一对老夫妇,打听有没有郭姓的人家。告诉我还有一个郭姓的老人在谷底锄地。这是典型的山村,房屋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一家的院子就在另一家的屋顶上。我们下过处处无人的院子,到达谷底。有位70多岁的老人,询问下,却是一无所知。
谷底有一条溪水汩汩而过,两旁有不多的几片可以耕种的土地,这样的自然条件,所产有限。偏僻是最大的特点。我推测当时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会选择居住在此。
看到这败落的几近无人的村庄,可能是几百年前祖先从遥远的陕西一路流离在此落脚。如同十八年后的郭靖来到了凋敝的牛家村,忍不住“热血上涌,身心摇荡”。
从谷底抬头看着那一片片一排排坍塌败落的房顶院落,不禁有种历史的沧桑感。院落中偶然遗留的几株老槐树,枝干苍虬,叶团如云,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我所不知道的过往……
我试着在网上查阅了下陕西渭南的郭姓资料。这一查不要紧,却查出来一个振奋的信息:渭南正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故里!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这里普及一个知识,郭子仪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国公进爵为汾阳郡王。唐时汾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汾阳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时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旧望地所在。
汾阳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贯所在地。郭令公祖籍华州(华阴),是新望。他出生于长安常乐坊寿州刺史郭敬之宅(见《郭公神道碑》)。所称汾阳堂是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汾阳堂”,本是厅堂的名称,是汾阳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来用作汾阳王的族属和后裔的代称,即堂号。
很多人以为汾阳王之汾阳为今山西吕梁地区的汾阳,并且于此还新建了汾阳王府以做旅游开发,实在是大谬。今之吕梁汾阳在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时才由西河县改为汾阳,以前并未和汾阳这两字有任何交集。
汾阳堂又称满笏堂,是由于汾阳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每逢退朝时,笏(圭)版满堂,琳琅满目,说明他们效忠国家者多,故称满笏堂。汾阳堂亦称点颔堂,由于郭令公“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点头)而已。”(见《唐书》本传)
陕西商州板桥郭村郭氏原有家谱,在闯王李自成来商后被焚烧,后于乾隆庚寅年借河南阌乡县(今消融于灵宝)西董村家谱一份,于第二年(1771)由郭儒抄录。据该谱载从子仪的父亲敬之以下血脉:郭敬之生七子,依次为:子璓、子仪、子云、子英、子珪、幼贤、幼儒、幼明、幼冲;子仪生八子,郭子仪的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板桥郭村等地。他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迁往河南固始,五代郭嵩迁往福建福州,渐渐的又从海边州县迁往海外;一支五代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人再次迁出海外。
六子郭暧后裔有七支迁徙。一支迁到江西。一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一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一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一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七子郭曙由一支从渭南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他们经历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海外。台湾郭氏族人就是从沿海各地赴台的。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主要集中在亚洲。
所以据我推测,我们从陕西渭南来的老祖应该是郭敬之的后代,但是否是郭子仪这支不能确定,因为现在无明确的佐证。但现在渭南的郭姓都以郭子仪为祖先。只能说存在这个可能性。
到这,首先要考证下西建安从南建安新寨迁出的说法的可信性。首先西建安在祁县西南角,南建安新寨在祁县东南角,两地直线距离也有30公里,且分属于不同的乡镇,并且两地很少有来往,问西建安老人们,却是知道南建安新寨这两个地名,而却都没听说过和南建安新寨不远的岗上牛家庄。我觉得可信性就非常高了。
关于新寨,从地名上考究,所谓新,肯定是相对于旧。当地有一流传下来的说法,在上个世纪的以前的800多年,旧的寨子因为意外失火还是被强盗放火两种说法被焚为平地。逃出来的族人有一部分另走他乡,有部分重新建寨子,所以起名新寨。以时间推,新寨历史最起码在公元1200年前就有了,算上旧寨和旧寨前在牛家庄的繁衍的几代,大约就是在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历史正是中原动乱,四处狼烟,流民遍野的时代。也正是渭南郭姓四处迁移最为密集的时期。这仅是我个人的推测,还需以后发现的实物考证。
综合各方说法,我推测大致的迁移路线是,先从陕西渭南来的牛家庄,考虑牛家庄的自然条件,当时迁移的原因可能是躲避战乱。在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时局稳定后,人口大增,开始迁移到离牛家庄不远但地势比较平缓且耕地较多的岗上新寨南北建安等,然后再过几代,由于各种原因又分支迁移到西建安瓦屋祁县城南等地。
再一个,我试图从渭南这个地名的历史来考察迁出的时代,却发现早在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进军关中,将关中分为三国,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渭南归属塞国。高帝二年,设渭南郡、河上郡。所以从地名说法也推不出来具体年代。
历史的真相已经隐藏于时间流逝的长河中,我们现在只能通过留下的蛛丝马迹来苦苦的探掘,通过走访查阅能了解到这么多,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口述的历史在这近一个世纪是断代最严重的,能挖掘到,写出来,让后代知道,也是一件幸事。一个家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那郭子仪的祖先又是哪里呢。《郭公庙碑》系颜真卿专为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父亲郭敬之而作,原碑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中有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後转徙於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由此可知郭子仪祖籍为山西太原汾阳(今阳曲县)。
郭氏是如何得来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平王东迁,夺虢仲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仲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新唐书》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仲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仲的裔孙,序做为虢仲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在台湾编例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是郭荣生,山西文献第四十三期上发表的"太原郭氏源流"一文开头就说:"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仲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郭氏授姓始祖所在地:山西省阳曲县。其实是北虢虢序后裔,辗转迁徙到晋阳及以北(战国初年析出狼猛今阳曲),即今山西忻州、定襄和阳曲等地,故后人产生误会,直曰“序封阳曲”。
兜兜转转,我们的根又回到了山西。天下民耕天下地,天下地养天下民。民无固居,国无定疆。哪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该深爱感恩哪块土地。但是树有根,水有源,查其传承,知其源长厚重,以先祖精神为荣,以祖先事迹为励,自强不息。这就是我们查本源,续家谱的意义所在吧。
最美祁县微信平台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691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